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军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付出了后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因此他们得到后人的敬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1996年,为了加强社会治安情况,中国颁布法令,要求全国各地实行禁枪令。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均出现了缴枪潮,许多群众自发地向公安机关进行缴枪,而少数没有自觉缴枪的,公安机关也会上门收缴。
然而,在一个拥有两把枪的老人那里,民警的登门收缴工作却意外中止了,当老人拿出一封信笺时,民警甚至还连连道歉:打扰了。这位老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这个特殊的老人名叫滕西远。1925年,滕西远出身于山东莱东县的贫农家庭,然而他从小并没有体会到父母的温暖,是两个哥哥把他拉扯大的,因此滕西远对两个哥哥抱有深厚的感情。
当滕西远得知自己的哥哥都加入了胶东的八路军时,还是孩童的滕西远就决定跟随哥哥们的脚步,成为八路军的红色童子军,这时候他只有13岁。
在童子军里,滕西远比一般的孩子长得瘦小,黑瘦黑瘦的,因此得到了“滕黑子”的外号。不过,由于滕西远是贫苦人家长大的孩子,因此他对于周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锐,常常能帮助八路军战士化险为夷。
有一次,滕西远和两名八路军战士遭到了日军的包围,他们逃出村外的路上遭到了一个日军的拦截,情急之下,还是小孩子的滕西远趁着八路军战士与日军扭打的时候,用一把匕首了结了日军,让八路军战士对其刮目相看,这把匕首也就归滕西远所有了。
枪的来历后来滕西远逐渐长大,在战场上的战术技巧愈发熟练。1940年,为了清剿鲁中的八路军势力,日军出动1000余人的兵力强攻八路军第四纵队。八路军对此给予强硬还击,在杨家横一带设下包围圈,准备将这股日军一网打尽。
而当时年仅15岁的滕西远竟然在战场上连杀6名日军,令第四纵队司令廖荣标吃惊不小,亲自去看这个少年战士究竟是多么神通广大。
到了医院一看,只见滕西远躺在病床上,人很精瘦,但由于在白刃战中受了伤,显得有些精神不振。
廖荣标十分惊讶,没想到在战场上杀敌如麻的猛人竟然是一个黑瘦的少年。于是他将自己腰上别着的驳壳枪送给了滕西远,鼓励他养好身体,日后继续好好表现。
滕西远十分惊喜,反复把玩着手中的驳壳枪。这就是他其中一把枪的来历。
另一把枪则是来源于人尽皆知的粟裕大将。解放战争时期,滕西远已经成长为华野第七纵队炮兵连的连长,参加了南麻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第七纵队遇到了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11师,师长是胡链。不得不承认,胡链在带兵上很有技术,面对粟裕的布阵竟然能不落下风,令解放军陷入了苦战。
所幸,滕西远在此战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他仅仅和自己的哨兵以二人之力,吓住了敌军200余人,让这200余人束手就擒,成了我军的俘虏。立下这场奇功后,粟裕十分高兴,又赠给了滕西远一把驳壳枪。至此,滕西远就有了两把首长赠送的枪支。
老英雄的晚年在朝鲜战争爆发时,滕西远也同样跟随部队入朝作战,与美军作殊死血战。在一次战斗中,滕西远的部队遭遇了美军坦克部队的袭击,战士们的子弹打在坦克身上不痛不痒,一时间志愿军陷入了莫大的危机中。
结果滕西远敏锐地察觉到了机会:打不烂坦克,那就把坦克的“腿”打断!
滕西远趁着美军坦克过水沟的时候,将炸药包扔到了坦克的履带下方,只听一声巨响,坦克的履带就此报销。
战士们顿时一拥而上,把手榴弹塞进了坦克的内部,美军的坦克就此报销,滕西远再度立下了大功。
彭总得知滕西远的多次突出表现后,感慨地说:滕西远实在是部队里最难得的战场奇才。随后他亲自为滕西远申请了一等功。从抗美援朝战场回来后,滕西远这才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回到了山东老家。
在离开部队前,按理说军人是不应该带着枪支退役的,但考虑到这些枪是部队首长用于纪念的物品,部队特意为滕西远开了持枪证。
此时的滕西远既有部队首长赠送的枪支,也有光荣无比的一等功,但他十分低调,从来不曾向其他人主动提及自己的战场经历。
当民警上门缴枪时,滕西远就把当初部队开设的“持枪证”拿了出来。
得知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老人竟然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都作出了突出贡献的老革命,民警不禁肃然起敬,也就打消了缴枪的想法,他们对着滕西远深深地鞠了一躬:老英雄,打扰到您了。
这些枪是滕西远立下功劳的证明,显然是应该归属于滕西远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