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在初中走廊初次遇见小夏的时候,数学课本砰地一声掉落在地上。身着米白色针织衫的那个女生弯下腰帮他捡起书本,她的发丝轻轻地拂过他泛红的手背。
往后的三年里,这一画面在他的脑海中不断地重复播放了1276次;实际上他就连对视的次数都细致地记录在了那本带锁的日记本里。
毕业典礼那一天,小夏宿舍的窗口有紫藤花在飘,那紫藤花刚好落到他肩膀上。
十六岁的少年紧紧抓着那封写满心事的信纸,在楼下走来走去,走了整整三个小时。等暮色慢慢降临,把教学楼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就好像在叹气似的。
当28岁的小林最终凭借校友录找寻到小夏的电话之时,那微信验证消息所发出的叮咚声于午夜显得格外清晰。
虽说找电话的过程有些波折,但终归是找到了,这让小林心中不免涌起一丝欣慰。
他对着那对方已开启好友验证的红色感叹号,整整研究了三晚;就好像当年破解几何题那样,逐帧去进行分析。
难道头像换成婚纱照了?
朋友圈三天可见是不是在防备?
直到第七次申请时弹出的"滚"字终于击碎了他心中收藏十二年的“玻璃糖纸”。
"你知道最荒诞的是什么吗"深夜居酒屋里,小林转动着早已空掉的烧酒瓶。
"我连她讨厌我的理由都编了二十几个版本,从可能我初中揪过她马尾,到说不定她早就有暗恋对象"。
每个猜测都比橱窗里的提拉米苏更甜腻到发苦。
当咨询师问起为何非得是她不可的时候。小林忽然忆起了某个曾经被刻意忘却的细节。
在高二那年遭遇暴雨的时候,他在公交站偶然碰见了小夏。雨水顺着她的刘海缓缓滴落,一滴一滴地滴进那笑涡之中。
她那句“你也坐这趟车啊”被雷声硬生生地劈成了两半。
直至今日,他才终于明白,自己所一直执着的,或许从来都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那个始终停留在公交站台之上、不敢上前去搭话的笨拙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