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是蒋介石极为看重的人物,表面上担任着国民党军统局的副局长,但实际上一手管控着军统局。他从很早的时候就为蒋介石做着特工和间谍工作,完成了很多暗杀与情报任务,是蒋介石的得力干将。
如同刻板印象一般,这样一个神秘的人物自然是配上了一种神秘的死法。1946年3月,戴笠因公而坐上到南京的飞机时,却突遭飞机失事,就此离奇身亡。而长久以来,关于戴笠死亡的真正原因也一直议论不休。

而就在1994年,香港一家医院的老妇人在快要去世的时候,突然脱口而出,对家人说她知道戴笠死亡的真正原因。也因为老妇人的这句话,沉寂了许久的关于戴笠死亡的谈论再次在国内舆论场上掀起巨浪。
这位知道内幕的老妇人是谁?她如何得知戴笠死亡的真正原因?她所说的真相又是否属实?

老妇人名叫陈华,是戴笠的情人,也是戴笠手下十分受信任的特工之一。她帮助戴笠完成了很多次艰险的任务,帮助戴笠在情报头子的位置上坐的稳如泰山。
陈华十几岁的时候就被迫进了青楼,还因为不愿接客而被多次虐待。但陈华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很快学会了如何讨客人欢心,也终于在进入青楼几年后,成功吸引了一位国民党的军官,在军官的帮助下离开了青楼。

但军官并不是什么太大的官员,他的薪水也不足以让陈华过上想要的生活,于是在陈华多次参与军官聚会后,终于被她找到了新的情人人选——戴笠。
戴笠是何种人物?他当时就已经是军统局实际的管理者,自然一眼就看出陈华攀附他的意思,但本就风流的他自然也不会拒绝,特别是在多次相处后,戴笠察觉到了陈华的机智,便慢慢把陈华培养成了手下的一名特工。
陈华也没有辜负戴笠对她的期望,很快就通过了各种训练,并多次成功地完成戴笠交给她的任务。戴笠自然也更加喜爱陈华,不时地为陈华送去财物,让陈华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原本两个人相辅相成,互相利用,又互为情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就在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时候,戴笠在飞往南京的飞机上,偶遇飞机失事,就此身亡。
而据陈华临死时的爆料,戴笠在死亡之前,曾对她说过既然蒋介石怀疑他,那么他就主动去死的话。

戴笠之死的谜团实在是太多了。戴笠所乘坐的飞机是从青岛出发,往南京飞的专机,但在快要到达南京时,却因为南京降雨而转飞到上海;但上海也仍有大雨闪电,专机再次转向飞往徐州。
而就在途中经过岱山时,飞机突然坠落到了山上,戴笠也在这次坠机事件中死亡。
有人说是戴笠军统局的手下,不满戴笠在局内的行事作风和严格要求,买通了专机驾驶员,要专机驾驶员伪装成飞机失事,从而害死戴笠。

但也有军统局的手下出来作证,戴笠在军统局内一直强调军统人员都是兄弟姐妹,也常常向他们传达团结协作等精神。戴笠对手下很好,常常夸赞手下,有兄弟在任务中死亡后,戴笠也会及时地向其家人支付丧葬费和抚慰金,甚至亲自去家中安慰。
这样的好上司怎么会被自己的下属谋害?但也有人反驳,说下属可能表面上毕恭毕敬,但心里对戴笠严格的规定,以及特工在职期间不能结婚的严苛要求早就有所厌恶。双方因此在文章中互相驳斥,持续了很久。
还有人说戴笠是被蒋介石害死的。蒋介石生性多疑,也害死过很多国民党官员,诸如王天培、陈牧农,如今再加上一个戴笠也不算意外。

但戴笠作为蒋介石的左膀右臂,为蒋介石完成的任务像牛身上的毛一样多,时值1946年,国民党遭到共产党进攻的时机,蒋介石真的愿意为了一时猜忌而忌惮,而谋害死戴笠这样一个大功臣吗?
还有人认为以上种种全部都是阴谋论,答案很简单,就是戴笠遭遇了飞机失事,没有任何其他原因。
但反对者们的说法更多,譬如飞机的飞行航线一改再改,多半存在问题;譬如飞机为何不提早与目的地交流,询问当地的天气情况;譬如飞机最后坠毁的岱山与戴笠的姓同音,且死亡时的雨天与戴笠的字“雨农”也有所对应,这两件事太过巧合,一定是有人特意设计。

而陈华将要死亡时,向家人说出的说法反而引来了不少赞同。陈华在香港医院的病床上奄奄一息时,大喊她知道戴笠死亡的真相,而在医生家人全都看向她时,她缓缓开口道:“他跟我说过蒋介石想让他死,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最后才跟我说那他就去死好了。”
这种说法一出,立刻引来相关研究者的关注,毕竟自己寻死的说法也太过荒唐,哪有人会愿意主动去死呢?
但也有人表示赞同,戴笠很早就认识了蒋介石,也一直为蒋介石从事情报工作,掌握了那么多情报人员和特工的他,如果不对蒋介石忠诚,恐怕早就把蒋介石暗杀了。

更何况在戴笠死亡的前一年,国民党大会上,戴笠虽然被提名为中央执行委员,但戴笠百般推辞,完全不想就任。这些事情足以证明戴笠是忠诚于蒋介石的,而他跟了蒋介石那么多年,也应该能了解蒋介石多疑的性格。
因此,如果蒋介石想要害死戴笠的想法被戴笠察觉到,那么戴笠的忠诚很可能会为了证明自己的忠心和打消蒋介石的疑虑而选择自杀。
但反对者认为,戴笠自杀是证明了自己的忠心,但这时他的忠心对他已经没有用处了,更何况戴笠为什么要设计一场飞机失事来表明忠心?蒋介石可能根本想不到他是自杀。

陈华死前给外界带来的轰动她是无从知晓了,但或许她也并非是想要自己得到什么好处,否则也不可能在临死之时才把消息抖露出来。
戴笠意外身亡后,陈华迅速地脱离了特工活动,带着戴笠之前给她的财物一路到了香港,或许是她不愿意被熟悉的地方勾起对情夫的思念,又或许是她知道,没有了戴笠的保护,她迟早会被仇人清算。
但陈华还是一日一日地越来越思念戴笠,即便身处陌生的香港,即便已经嫁人生子,她还是会在夜里想起戴笠的身形。

她对戴笠早已不是利用的关系,戴笠用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圈住了陈华,而机智的她,却甘愿走进戴笠的情感陷阱,把身心都交给了那个把忠诚放在感情前面的人。
或许戴笠对自己也有一些情愫?陈华知道这不可能,但她还是在午夜梦醒的时候,留给自己一些畅想的机会。
据她的家人所说,陈华老年常常会说些梦话,说着戴笠的字,呼喊着任务的经历。一直到了病床上,陈华却突然不怎么做梦了,也许是病痛的影响,也许是陈华知道自己快要死了,所以白天时,也已经不再压制自己思念的心情。

陈华临死前的那一声呼喊,像是为她的感情做了定性,她一直都忘不掉那个在舞会上相识的男人。她在青楼那么久,却偏偏在青楼外那自由的世界,被戴笠拴住了心。
戴笠身死到陈华临死的四五十年里,有关于戴笠死亡的说法众说纷纭,其中不乏贬低戴笠的性格、能力乃至人品的猜测,有人说戴笠其实反复无常,常常让特工们中止进行中的任务。
也有人觉得戴笠跟着蒋介石那么多年,肯定也早已杀害蒋介石的打算。而戴笠拒绝担任执行委员,也不过是在蒋介石的地盘上,为了稳住蒋介石的心。如此种种,都引起人们对戴笠品行的怀疑。

陈华或许是知道戴笠本心的,知道戴笠是一个忠诚的人,甚至把对蒋介石的忠诚看的比对她的感情还重要。所以陈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选择将戴笠死亡的一种最忠诚的可能说出来。
她还是直到死都被戴笠拴着,但她还是自愿的。这个戴笠众多情人中的一个,曾经也玩弄过别人感情的女特工,最后却选择用自己的死亡来让世人对戴笠的品行增加一份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