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群体中,流传着一种说法,叫“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
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我查了一些资料,正史中没有任何记载。类似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来源,见于明熹宗天启七年。
乙巳,召见阁部、科道诸臣于乾清宫,谕以魏忠贤、王体乾忠贞可计大事。
天启皇帝在乾清宫召见内阁、六部、都察院的官员。当着他们的面说,魏忠贤、王体乾十分忠心,是可以一起商议国家大事的忠臣。
另一种来源,冯梦龙在私人笔记《燕都日记》中,记载这样一段话:
化淳昔事忠贤,奏言: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上恻然,传谕收葬忠贤骸首。
曹化淳曾经是魏忠贤的小跟班,魏忠贤遭到清算后,曹化淳跟崇祯皇帝说,如果魏忠贤还活着的话,大明江山不至于到现在的田地。
崇祯皇帝觉得有道理,同意曹化淳给魏忠贤下葬。
冯梦龙的小说写的的确很好,但写这段纯粹是胡说八道。崇祯一手操刀清算的魏忠贤,曹化淳敢说崇祯杀错了人吗?那不就是在打皇上的脸嘛。
我猜,
提出这种观点,大概率是后人基于对文官集团深深地绝望。
实际上,明朝发展到那一步,不光是文官集团靠不住,太监也靠不住,帝国已经彻底摆烂没救了,除了皇帝心里还有江山社稷,毕竟是自己家的产业,其他人都在替自己谋划出路。
文官集团不靠谱,宦官同样不靠谱。
比如,尚膳监掌印太监杜勋,那可真是深受明朝国恩。
早在天启时期,天启皇帝安排他分守中军协赞军务,到崇祯时期,更是担任尚膳监掌印(宦官十二机构负责人之一,负责皇帝及宫廷的膳食和筵宴事务)。杜勋在管理整个皇家后勤工作中,赚的是钵满盆满。
后来,杜勋是这样回报明朝朱家的。
监视太监杜勋郊迎三十里。
杜勋一口气跑出去30里地迎谁?当然是迎闯王。
此时,李自成刚攻陷宣府,杜勋已经迫不及待,成为“迎接闯王第一人”。跟闯王见面以后,杜勋回到宫里,又成了劝崇祯投降的“大明第一人”。
再后来,李自成真的打进北京。杜勋的表现,简直无耻到家。
礼监太监王德化及各监局掌印太监皆出迎,自成即命照旧掌印。
杜勋和其他监的掌印纷纷夹道欢迎李自成,得到的回报时,没有杀他们,让他们继续在原来的工作岗位干活。
李自成和刘宗敏杀了这么多京师权贵,没有动这帮穷奢极欲的太监。杜勋是不是得万分感激李自成的不杀之恩。
错了!
第一波是降顺。
李自成跑了后,满清来了。以监军太监高起潜、内监曹化淳为首的公公们,再次投向满清的怀抱。
王师南下,起潜降,摄政和硕睿亲王赏内监曹化淳、车应奎、王德化、王之俊等貂褂各一袭。
瞧见没,他们能有什么忠君报国的情怀。人常说,发肤受之于父母。但凡他们有半毛钱的操守,也不会为了生活去当太监。
后来,我慢慢想了想。出现这种论调,思想上是对文官集团的绝望。
物质上是明朝缺钱,魏忠贤会敛财。
那么问题来了。
魏忠贤所敛之财从何而来,他是从文官集团的手里敛来的吗?
当然不是,肯定是从民间各种横征暴敛得来的。
这又引出一个问题——明朝是怎么灭亡的?
答案是,明朝亡于农民起义。
农民为什么起义?还不是让朝廷各种赋税压迫的走投无路。
因此,哪怕是留着魏忠贤,非但不会保住明朝江山,甚至会加速明朝的灭亡。
此时此刻的明朝,最大的问题不是刚崛起的后金,而是帝国遍地都是的农民起义。
魏忠贤越替朝廷敛财,地方起义越多。起义越多,越得需要钱去镇压。最后……
当然,
魏忠贤也不是一点优点没有。
魏忠贤的优点是“洞察权力的来源”。他非常明白,自己呼风唤雨的权力来自皇帝。
在矛盾还不至于大爆发的天启一朝,魏忠贤是绝对忠于天启皇帝。
他的贡献是制衡了文官集团,改善了明朝“以文制武”的弊端,得到不少武将的拥护。
明朝自朱元璋时期,尤其害怕武将私下搞事情,对武将的态度时时刻刻保持警惕。武将在外杀敌立了功,一不留神就被文官抢走。打败了仗,文官还会把责任全部推到武将头上。
魏忠贤跟文官集团不同,为了拉拢武将,魏忠贤对武将各种优待。放心上阵杀敌,立了功的话,魏大公公直接向皇帝申报战功,吃了败仗也没事,魏大公公会极力说情。
要钱给钱,凡事有大公公罩着。
魏忠贤掌权那段时间,是明朝武将干劲最足的时候。袁崇焕都夸赞魏忠贤,说:
从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通侯之世赏宜也。
<古往今来的宦官中,魏忠贤是最有本事的>,能让袁督师发出这样的感慨,可见魏忠贤非常受武将喜欢。
结果,魏忠贤一死,文官集团失去制衡,导致后面出现连锁反应,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纷纷含冤而死。
这能说明魏忠贤很厉害吗?并不能。
事实上,魏忠贤只是一个符号。只要皇帝认可,人人都可以成为“魏忠贤”。
问题的核心还是在——皇帝。
无论用谁、罢谁、杀谁,最终都是皇帝拍板决定。
综上,“阉党救国论”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关键还得是看皇帝的用人导向和自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