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陵北侧的司马道上,有两块高7.53米的石碑,西面为“述圣碑”碑文由武则天撰写,唐中宗书写,是为唐高宗歌功领德的;东面则是武则天为自己立的无字碑,碑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成, 宽2.1米,重98.8吨。 碑头雕有8条互相缠绕的首,饰以天云龙纹;碑座则刻有骏马饮水、雄狮、 云纹等图案;碑体无一字。武则天为何要为自己立一块“无字碑”呢?
敷衍赎罪有人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太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说武则天罪孽太大的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武则天以阿读奉承的手段骗取高宗信任,从地位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最后窃取皇位:
第二,她培养党羽、建立宫廷党集团打着“李唐朝廷”的旗号,消灭异已;
第三,她任用醋更,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
第四,唐初社会经济发展呈马鞍形,而武则天当政时期则处于最低处;
第五,在她当政期间曾失掉了安西四镇,危害了国家统一。
因此,武则天上台是“历史的一次逆转” 她是无颜为自己立传的, 只能用无字碑来敷衍搪塞。
无字碑
整个无字碑高大雄浑,雕刻精美。竖立碑时不铭刻唐人一字,留下诸多待解之谜
任人平说还有人认为,武则天是一个聪明的人,立无字碑立得真聪明,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武则天执政期间,施政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同时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武则天当政时期,唐太宗开创的治世仍在延续;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复杂的局势中,她表现了不平凡的政治才干,就“纳速”和“用人”这两点,连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也赞叹不已。但是, 武则天执政期间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她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而任用酷支、滥杀无辜、类信佛教、奢侈浪费。特别是她统治后期,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形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武则天逝世当年已被迫交出权力,还政于唐中宗。她知道对于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难封悠悠众口,因此决定立无字碑,功过是非由后世评说。
武则天立的无字碑为后世出了一道难题关于它的目的,人们至今还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