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能实现小村庄到大省会的逆袭,最应感谢正太铁路的两次改线

诗珊谈历史 2024-10-30 22:30:52

石家庄如今是河北省的省会,妥妥的大城市,国际庄。可如果往前倒推120来年,回到20世纪初,石家庄是一个只有93户人家,人口加起来只有578人的偏僻小村庄。为啥一个如此小的村庄,能够快速的崛起,在中原文明的发源地、在历史悠久的河北,脱颖而出成为河北省会的呢?

石家庄能够完成从小村庄到大省会的逆袭,最应该感谢由山西人主导修建的正太铁路。正是由于正太铁路为节省费用的两次方案调整,最终成就了石家庄村。而正太铁路修建的石家庄火车站,最终让石家庄这个名字得以保留,而不是让“振头”或什么别的名字代替。

图1,正太铁路全景

在1895年,清廷决定修建南北大动脉卢汉铁路的同时,号召周边各省修建支线与卢汉铁路衔接,以形成铁路网,充分发挥铁路价值。

于是,1896年,时任山西巡抚胡聘之上书朝廷,建议修建从正定府到山西省省会太原府的铁路,并将铁路命名为正太铁路。胡聘之上书修建铁路的奏折很快在当年的7月8日得到光绪皇帝的批准。

图2.山西巡抚胡聘之

正太铁路筹划修建的方案,是要从太原修到正定。如果一切依照原定方案执行,根本就不会有石家庄这个小村庄之后崛起的故事。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在1897年,负责实际推动正太铁路建设的山西商务局,在向华俄道胜银行借款的时候,就对正太铁路的修建方案进行了第一次调整。为了节约修建横跨滹沱河大桥的成本,山西商务局就将正太铁路的终点定在了滹沱河南岸、正定城南的柳林堡。山西商务局与华俄道胜银行签署了《柳太铁路合同》,完成了正太铁路建设用款的借款工作。曾经有一段时间,正太铁路,也被称作太柳铁路。如果依照这个调整后的计划,今天的石家庄市,很可能名字就叫柳林堡了。

图3.滹沱河流域

但毕竟是大清国刚刚开始修铁路,浩大的铁路工程,总是超预算,铁路建设的费用一直很紧张。于是,正太铁路在修建过程中,建设方想尽各种办法压缩成本。正太铁路建设方,先是将正太铁路的轨道设计成了只有1米窄的轨道。正常轨道宽度是1.435米,宽度少0.435米,费用能节约不少。正太铁路窄轨设计的结果,就是之后山西在修其他铁路的时候,都沿用了窄轨设计。看来真不只是后来主政山西四十年的阎锡山阎老西抠门,而是正太铁路修建的时候山西商务局以及巡抚胡聘之就开始抠门了。

图4.正太铁路石家庄车站

正太铁路修建过程中第二个压缩成本的举动直接成就了石家庄这个小村庄。当正太铁路从山西山区修到华北平原,为进一步节约成本,正太铁路线路直接取直。正太铁路建设方,将铁路东端起点从柳林堡进一步南移到了石家庄村。同时,建设方在石家庄村修建了正太线专门的火车站,石家庄火车站。正是这个火车站的修建,让石家庄村没有被历史淹没,而给了石家庄这个名字突出重围成为这个城市最终名字的机会。

图5.正太铁路石家庄大桥

正太线1904年4月开工建设,1907年10月全线竣工,同年11月正式通车。从此,石家庄村就成了正太铁路和京汉铁路的交汇点。石家庄村这时候有两个火车站,一个是京汉铁路线上的振头站,另一个是正太铁路线上的石家庄站。这两个相对独立的车站,一直到1939年日伪占领时期,才合并成一个火车站。

《火车拉来的城市》系列,这一期关于石家庄历史的介绍就到这里,这是石家庄城市系列六期中的第三期,我们下一期介绍石家庄的发展及石门市的成立。

历史深处,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进程中,以现代视角去解读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事与人,欢迎关注!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