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渤等撬锁驾机起义,塔台值班员通知副大队长赶到,飞机已无踪影

回首千秋月 2025-02-05 11:31:38

1948年12月16日,俞渤等同志从南京驾机起义投奔解放区,这已是国民党空军八大队第二架飞机起义了。第一架是刘善本。

当时,张雨农在八大队任中尉副驾驶。面对摇摇欲坠的国民党政府,他也在寻思今后的出路。

他的劝导,坚定了张雨农驾I机起义的决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酝酿,他与任永荣、黄友寿等商定了起义计划。

1949年2月3日中午,他/们按约来到机场。此时停机坪上静悄悄的,只有一名背着步枪的士兵在100米外游荡。

他们迅速接近飞机。任永荣、黄友寿站在士兵和张雨农之间,装作闲谈挡住士兵的视线。

机警的黄文刚站得较远一点,他双手插在口袋里,随时准备掏出手枪来。

张雨农面向铜锁,从机上掏出大号螺丝刀,把它插进锁环里,使劲地撬了几下,然而,这把锁出乎意料地结实,纹丝不动。

他便将螺丝刀插在锁口上用力一撬,锁扣撬弯了,装弹舱开关的小门已经露出一条缝隙。

他伸进一个手指头用力一勾开关,炸弹炸弹舱门哗地一声打开了。他们拿开轮挡,去掉空速管套,登上飞机。

黄友寿熟练地起动了机上的小发动机。黄文刚闪在后舱掏出手枪,准备哨兵一来干涉就干掉他。

张雨农和任永荣迅速地各就各位,4个发动机一台接一台地发动起来了。这一切仅用三四分钟时间。

张雨农和任永荣从侧窗伸出手来把座舱玻璃蒙布向上推了推,发现傻乎乎的哨兵背着步枪,站在机翼旁,两眼直勾勾地望着这架莫名其妙的飞机。

张雨农松开刹车,推动油门,迅速地滑进跑道,然后加满油门,随着发动机的怒吼声,飞机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在跑道上疾驰。

速度不够,黄友寿又把增压机加足,飞机上升到100多米,便钻进了云层,直向北平方向飞去。

这时,他们才长长地松了口气。后来,其他起义回来的同志告诉张雨农,

当时在他们登机时,机场塔台上的值班员就发现了这个异常现象,赶紧打电话到饭堂找到副大队长。

副大队长一听便扔下饭碗,搭上吉普车飞也似地奔向机场。但为时晚矣,他们已先他五六分钟不辞而别了。

这天,由飞行员客串为机械师的黄友寿发挥了很大作用。飞机起飞后,他发现前轮没有收好,爬到领航舱一看,

原来是地勤人员已经在前轮舱口安上了木板,并且上了锁,以防有人从这个狭小的缝隙中钻进去。

当局采取的这一措施是他们事先所没料到的。黄友寿只好从机上工具箱中找出镐头,一锤一锤地把木板敲碎。

他们收起前轮,飞机显得轻快多了。黄文刚始终是枪上膛,人在位,警惕地监视着空中情况。

飞机沿着预定航线平稳地飞行,沿途天气很好,地图上事先圈出的地标一个个地从机翼下掠过。

飞机越来越靠近北平,他们的安全感也越来越大。然而,天气突然变坏。

下午3点多钟快到北平南苑空时,地面刮起阵阵大风,尘烟四起,沙土飞扬,水平能见度越来越差。

他们只有飞越南苑机场上空才能看清跑道。第一圈和第二圈都是在高度很低时才发现没有对准跑道,只好复飞。

因为没有修好测风仪,在接地刹那间,巨大的侧风竟将沉重的飞机的一边机翼掀起2尺来高,这算是最后的一险。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