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零跑汽车发布了一个好消息。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他们赚钱了,净利润不再是负数,而且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实现了单季度盈利的目标。这意味着,零跑成了第二家能够盈利的新造车企业!
2025年开年,造车新势力阵营再传捷报——零跑汽车宣布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车企。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其摆脱了连续多年的亏损泥潭,更以“成本控制不输比亚迪”的自信姿态,喊出2025年“冲击50万辆销量”的激进目标。
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早期因首款车型S01定位小众(双门轿跑)遭遇失利,2019-2023年累计亏损高达141.72亿元。但通过迅速调整策略,其推出面向大众市场的T03(A00级纯电小车)及C系列车型(SUV与轿车),逐步站稳脚跟。2023年,零跑全年交付量达29.37万辆,同比暴涨103.75%,毛利率首次转正至0.5%,并在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提前一年达成目标。
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大华股份联合创始人)从一开始便坚持“全域自研”,覆盖整车架构、电池系统、电驱系统、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自研率超60%,零部件通用率超80%。这种高度垂直整合的供应链模式,使其成本控制能力对标比亚迪。例如,通过18个月的降本策略,零跑综合成本累计降低超40%,同期产品售价降幅达23%。
朱江明曾直言:“我们的成本控制不比比亚迪差,比亚迪降价,我们就跟牌。”这种底气源于其技术突破,如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四域合一”电子电气架构等,既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又压缩了制造成本。
零跑目前拥有5款在售车型,覆盖5万-20万元价格区间。其中C系列(C11、C10、C16、C01)主打10万-20万元大众市场,2023年第四季度销量占比超77%。2024年,零跑押注增程式赛道,推出C11增程版等车型,并计划基于B平台发布三款紧凑级家用车,年底形成B+C平台共6款车型的矩阵,直接瞄准家庭用户需求。
其新车型C16因配置丰富(如大空间、座椅加热按摩)且价格仅为理想L系列一半,被称为“小理想”,成为销量增长的重要推手。
为实现2025年50万辆销量目标,零跑加速产能布局:杭州工厂将于上半年投产,金华第三工厂预计年底投用,四座工厂总规划产能达100万辆。同时,借力Stellantis集团的渠道资源,零跑已进入欧洲、亚太、中东等13个市场,建立超400个销售网点,国际化战略为其打开新增量空间。
零跑的逆袭证明,新势力车企通过精准定位、技术自研与成本控制,完全有能力在红海市场中突围。2025年,其能否凭借50万辆目标跻身一线阵营,不仅关乎自身命运,也将为行业提供“小而美”破局的范本。正如朱江明所言:“我们已进入决赛圈,对手是世界级主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