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治、光绪年间,民众的守旧虽在地主阶级之上,但是民众是被动的,封建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但不幸的是,那个时代的封建地主阶级,除极少数外,完全不了解当时世界大势发展。
同治共十三年,从1862年到1874年。在这个时期内,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完成统一,美国的北方联邦政府消灭了南方的独立运动,巩固和加强了美国的统一。那个时期是民族主义在西方广泛成功的时期。这些国家统一了以后,随着就是国内的大建设和经济的大发展。在同治以前,列强在国外行帝国主义的,仅英、俄、法三国。同治以后,加了美、德等国。竞争者多了,竞争就更激烈了。并且在同治以前,英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化国家,全世界都销英国的制造品。同治以后,德、美、法也逐渐工业化,资本化了。国际上除了政治势力的竞争以外,又有了新起的热烈的经济竞争。在光绪年间(1875-1908)处境的困难远在道光、咸丰年间之上。
曾国藩、李鸿章及其他自强运动的领袖虽走的路线不错,然而他们不能救国救民。原因何在?在于他们的不彻底。他们为什么不彻底呢?一部分因为他们自己不彻底,大部分因为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我们试着来谈谈这些自强领袖们的局限性。
恭亲王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五个大领袖都出身于旧社会,受的是旧教育。他们没有一个人能读外国书,除李鸿章以外,没有一个人到过外国。就是李鸿章的出国访问也在甲午战败以后,他的建设事业已经过去了。这种人能毅然决然推行自强事业就了不得,他们不能完全了解西方文化是自然的。他们觉得中国的政治制度及立国精神是至善至美,无须学习西方。就从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见端倪。
在李鸿章所主持之机关中没有新式的文官制度和审计制度。就是在极廉洁极严谨的领袖之下,没有良好的制度,贪污尚且无法杜绝,何况李氏本人就不廉洁呢?在海军办军需的人经手的款项既多,发财的机会就更大。到了甲午战争的时候,我们船上的炮虽比日本的大,但炮弹不够,并且子弹所装的不全是火药。外商与官吏狼狈为奸,私人发了财,国事就败坏了。
李鸿章自己的科学知识的幼稚,也是他的事业失败的缘故之一。北洋海军初成立的时候,他请了英国海军有经验的军官作总教官和副司令。光绪十年左右,中国海军纪律很严,操练很勤,技术的进步很快,那时中国的海军是很有希望的。后来李鸿章误听人言,辞退英国海军的军官而聘请德国陆军骑兵的军官来作海军的总教官,以后我国的海军的技术反而退步。并且李鸿章所用的海军总司令是个全不知海军的丁汝昌,丁氏原是淮军带马队的。他作海军的领袖当然只能误事,不能成事。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国海军占世界海军的第八位,日本的海军占第十一位。我们的失败不是因为船不如人,炮不如人,战略战术不如人。
北洋海军的情形如此,其他的自强事业莫不如此。总之,同治、光绪年间的自强运动所以不能救国,不是因为路线错了,是因为领袖人物还不够新,所以不能彻底。
帝国主义是我们的大敌人。要救国的志士应该人人了解帝国主义的真实性质。但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有关系的。
美国在十九世纪的下半期的建设大部分是利用英国资本举办的。结果英国的资本家固然得了好处,但是美国开辟了富源,其人民所得的好处更多。我们的平汉铁路原是借比利时资本修建的。后来我们按期还本付息,那条铁路就变为我们的了。比国资本家得了好处,我们得了更大的好处。所以孙中山先生虽反对帝国主义,他赞成中国利用外债来建设。但是有些资本家要利用政治的压力去得投资的机会,还有政治野心家要用资本来扩充政治势力。凡是国际投资有政治作用的,就是侵略的,帝国主义的。凡是国际投资无政治作用的,就是纯洁的,投资者与受资者两方均能受益。所以我们对于外国的资本应采的态度如同对水一样,有的时候,有的地方,在某种条件之下。我们应该掘井取水,或开河引水;在别的时候、地方和条件之下,我们则必须筑堤防水。通过这样就能有效的减少对西方的依赖。
客观的说,洋务运动有一定的进步性,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是不能只能和自己比较,要站在更广阔的角度,几乎同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和沙俄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更成功,进步更快。日本和沙俄是我国近代以来最凶恶的敌人,英美德法毕竟离我们距离遥远,沙俄和日本是近邻且野心至极。但是同治、光绪年间的地主阶级完全不了解时代的危险及国际关系的运用。以封建纲常为根本,用西方的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注定走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