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地区的战事急剧恶化,最终导致溃败。俄军以迅猛攻势围困乌军,而乌军不仅未能有效突围,反而疑似被美国抛弃,导致整个防线迅速崩溃。这一事件揭示了俄乌战争中的复杂博弈,也暴露出美俄角力下乌克兰的被动处境。
俄军攻势凌厉,乌军陷入绝境自2025年3月初,俄军开始在库尔斯克方向大幅加强攻势。俄军战术精准,采取了先断补给、后围歼的战略,通过精确打击摧毁了乌军多个通信站和后勤补给点,使乌军指挥体系陷入混乱。在俄军炮火与无人机的持续打击下,大量乌军士兵被围困在多个据点。
在补给被切断的情况下,乌军试图突围。然而,俄军早已在撤退必经之路设伏,一旦乌军撤离掩体,俄军无人机和远程炮火便随之而来。乌军在苏贾至苏梅州公路沿线遭到俄军严密火力封锁,白天无法撤离,夜间行动则立即暴露于俄军无人机侦察之下。
此外,乌军的野战医院体系在战事恶化后迅速崩溃,许多医护人员选择逃离,导致乌军伤员无法得到有效救治。与此同时,由于缺乏运输能力,大量乌军不得不遗弃重型装备,甚至连战友的遗体都无力带走。这场仓促的撤军俨然变成了一场灾难。
乌军114机步旅增援失败面对库尔斯克战场的失利,乌克兰军方试图调遣第114机步旅前往苏梅州增援。然而,俄军情报精准,乌军增援部队刚刚部署便遭到俄军“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的精确打击,造成至少65人伤亡,并摧毁了15辆战车。随后,俄军空天军进一步投放高爆航空炸弹,彻底粉碎了乌军的增援企图。
此战表明,俄军不仅在库尔斯克取得决定性胜利,而且正将战线推向苏梅州,以建立战略缓冲区。乌军不仅未能稳定战局,反而进一步暴露了自身防御体系的脆弱。
美国是否出卖乌克兰?乌军在库尔斯克的突然溃败引发外界诸多疑问。毕竟,乌军此前在该地区坚守半年之久,而俄军的战斗力并未出现突飞猛进的提升。为何乌军会在短短数日内全面溃败?
据西方媒体报道称,俄军在此次战役中对乌军的情报掌握得异常精准,仅用5天时间就彻底摧毁了乌军的通信系统、弹药库和指挥中心。这一情况引发了关于美俄“幕后交易”的猜测。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近期表现出推动和谈的意愿。然而,俄方不会在乌军仍控制库尔斯克突出部的情况下回到谈判桌。分析人士认为,为了向普京示好,美国可能向俄方提供了乌军在库尔斯克的部署情报,并中断了与乌克兰的情报分享。这或许是俄军能够迅速瓦解乌军防线的关键因素。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呼吁普京“放过乌军”,表面上是出于人道主义考量,实则可能是向俄方示意美国不会在库尔斯克战场上继续支持乌军。若这一推测属实,那么乌克兰的处境将变得更加危险。
乌克兰在此次战役中遭遇沉重打击,不仅失去了库尔斯克地区的控制,还可能面临俄军进一步推进至苏梅州的威胁。更糟糕的是,乌克兰似乎正在被美国逐步抛弃。如果特朗普决定淡化对乌克兰的支持,那么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将进一步削弱,甚至可能失去更多战略要地。
俄军则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取得重大突破,并有望利用此次胜利进一步巩固其在乌东地区的控制权。若乌军无法在短期内重整旗鼓,俄军可能会将战线推向乌克兰更深处,甚至影响到基辅的战略防御体系。
总的来看,库尔斯克战役不仅是乌克兰的又一次重大军事失利,更可能成为俄乌冲突格局的重要转折点。在美俄博弈的大背景下,乌克兰的命运或许已经不再由自己掌控,而是成为大国交易中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