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红米排面最大的手机,不是传统千元档的Note小金刚系列,也不是奠定红米两千档旗舰焊门员的K系列宇宙,反而是去年才搞出来的Turbo系列。在去年发布了首款Turbo3后,为了增加Turbo4的关注度,官方不仅毅然决然的砍掉了K80e机型,更放缓发布时间
没有和红米K80系列一同发布,生怕被抢了关注度。选择作为2025年红米的首款新机重磅亮相。但说实话,小智感觉红米Turbo4的性价比反而连上一代都不如,依然1999的起步价更是被友商真我Neo7教做机
更有不少人认为,红米Turbo4定个1999的起步价就是为了等国补刚好降到1700来反而达到"正常合理的价位"。更为有趣的是,红米Turbo4发布后,不少人才意识到上一代Turbo3好,纷纷去购买该机,推动该机的价格又小小的上探了一波,这个局面也挺奇葩
而最近红米Turbo3的16G+512G顶配也是再现某多百亿补贴平台,1599的价格虽然比之前最低价时稍稍贵了一丝丝,但考虑到友商同定位机型的价格也都略微上涨,加上续作的不给力,我认为还是能上车的。
红米Turbo3最大的亮点就是极致轻薄的机身,还有超强的性能。在现在的价位下,骁龙8s Gen3这枚"小骁龙8 Gen3"的性能含金量有多高无需我多说,日常表现非常流畅,主流游戏高帧几乎全OK,7.8毫米+179克的超轻薄机身带来的好手感,也基本是无可取代
当然,轻薄的机身和超强的性能换来的妥协就是电池容量现在看起来小了不少,仅5000毫安,但90W快充还是不错的。为了保证轻薄下的机身强度,还用上了金刚骨骼架构,并获得SGS五星抗跌耐摔认证。
正面这块120Hz刷新+480Hz触控采样+小米青山护眼+湿手触控的1.5K屏幕,配合无支架三面超窄边框+极窄下巴,无论是显示效果还是颜值都没得说。后置5000万索尼光喻LYT-600主摄,f/1.59大光圈,支持OIS 光学防抖,周边配置上几乎没啥短板,在目前价位确实比Turbo4更值得买。
我对联发科的认知还停留在一核有难,九核围观的时候,我想知道现在天玑处理器跟骁龙对比究竟有多大的差距
上一代的12turbo用了两年不卡顿[笑着哭]
呵呵,8sgen3,清库存了[得瑟]
越弄越贵,按说买的人多了便宜才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