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本来内部成分复杂,刘备诸葛亮在时还好,后期确实有很大问题。说诸葛瞻怕再出带路党也算是有依据,况且邓艾的叫花子军队也只做了短暂休整与补充,很多人可能还是叛降过去的,这都是诸葛瞻决定速胜邓艾的依据。而诸葛瞻在开战初期取得了优势打退了邓忠等人,只是可能诸葛瞻带的那些老爷兵战斗力确实不行,被冲了几轮冲垮了自己也白给,蜀汉失去最后的屏障确实只能投降了。
其次,说到底,蜀国还是综合国力跟魏国差太远太远,魏国吃那么多败仗,没什么大事,来年又是几十万大军开出来显摆。蜀国吃一次败仗,就得窝在家憋两三年才能拿出几万大军。就如同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军民也算是强悍,能打能拼,上限是能占领中国半个云南,还只是短时间占领。中越综合国力差距太大,指挥再牛、军队再猛,也不是中国的对手。
另外,这里说说管仲,他搞军队建设是一把好手,不但主导了当时齐国的政治经济改革,而且主导了当时齐国的军事制度改革,而且管仲有带诸侯联军南伐楚,带领燕国联军北伐令支,孤竹,带领齐国军队西伐犬戎,大家之所以觉得管仲军事不行,不过是因为春秋时期,战争规模不大,而且战争方式比较文明。
所以就觉的春秋时期无名帅,而且管仲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建树太厉害,掩盖了军事能力和军事建树。其实刘婵和管仲的差距并不大,齐桓公本来要杀管仲的,是鲍叔牙的劝说才让他改变了念头,重用管仲,所以他其实是信任鲍叔牙。而刘禅重用的可不止诸葛亮,孔明去世后,夏侯霸来投,看看刘禅的处理方式,绝对是个明君。
最后,只要能把江山定下来,别和晋朝似的,那他就必是明君,善用贤才,宽厚待人,不随意猜忌,而且还是在刘备基础上的二代开国之君,并且还成功延续汉室。自己出谋划策这种能力本来就不是好皇帝必须的,善用贤臣就行。圣天子垂拱而天下治也是很厉害的好吧,哪怕圣天子只是作为一个人形图章。反正,总而言之,只要能让天下治,不管是靠贤能之臣也好靠自身能力强无敌也好,都是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