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小银。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突然有那么一个阶段,像个小炮仗似的,一点就着。爱唱反调、爱发脾气,整天不是顶嘴就是甩脸色。严重的时候,甚至还骂人、打人,专挑扎心的话讲。
这其实就是孩子进入了“仇亲期”。
01
仇亲期一般出现在青春期早期,也就是 12 岁左右,通常会持续 2 - 3 年。那孩子为啥会这样呢?其实他们对父母的恨是源于爱而不得。
很多家长就纳闷了,我明明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呀,怎么还会爱而不得呢?来看看有没有出现下面这两种情况。
一、你想给的,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
比如,你觉得薯条不健康,家里做的菜才好;白色不耐脏,黑色更实用。可孩子呢?要是你怎么都不让孩子吃薯条,孩子心里得多委屈呀。
二、你想要的,孩子愿意给吗?
我们往往只关心那些我们认为有用的信息,比如作业完成了没有,单词背了没有。而对于那些我们觉得“没用”的事情,可能会选择性地忽视或批评。“就知道玩,作业写了吗?”这样的话是不是很熟悉?
只有在孩子的需求里给予爱,才不会白费力气。所谓爱而不得,不是你不给,而是给的不对。
孩子一次次失望、被忽略,就会变得偏执。到了仇亲期,自然一点就着。
02
那面对孩子的叛逆,怎么做才能平稳度过呢?下面这三点很关键哦。
一、成为“有趣”的父母
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监督和指导,更希望父母能分享他们的兴趣和快乐。比如孩子喜欢某个动漫角色,你可以和他一起聊聊这个角色的特点,而不是一句“这有啥好玩的”。
当孩子高兴地与你进行分享时,不要泼冷水,而是要一起感受他们的快乐。
首先,别当做卧底,也别搞什么特工行动来监视孩子的社交媒体活动。别偷看孩子的手机密码,也别悄悄翻阅他们的私信。
相反,和他们一起来个“社交媒体观察团”吧!和孩子聊聊他们在网上都在干嘛,分享一些有趣的网络趣闻,让他们觉得你是酷酷的父母,不是那种严厉的大哥大姐。
跟他们讲讲你年轻时在没有社交媒体的年代是怎么玩的,让他们明白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等待着他们去探索。
二、做“点到为止”的父母
如果孩子常常为你的某些语言或指令不愉快,那就要注意了。
也许你会说,孩子有坏毛病,总也不改正,难道还不说吗?确实,这是所有坚持唠叨的家长的共同难题。
她们意识到自己说得有些多,但无法停下来,孩子不改变,唠叨不停止,没有用也要说。
但是,唠叨不是爱,过度的提醒和催促会让孩子感到不信任和被控制。
对青少年不停地唠叨和责骂,不仅是无效的,而且会有极大的副作用,使得孩子的头脑感受到很强的压力和负担,最终导致他怒火爆发或者抑郁。
父母应该学会点到为止,让孩子自己承担行为的后果。比如孩子起床晚了,不要一直催他,让他自己体会迟到的后果。
三、提供“心理支持”而非解决方案的父母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需要的更多是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抱抱他,告诉他“没关系,我们一起想办法”。
有些低成本的坑是要让孩子试的, 因为他没有跳过这个坑,可能永远想去跳。因为那个坑对他充满了好奇。
不要总想去控制孩子,操控他的人生,这个不能做,那个不可以,用你的经验代替了孩子的体验。
虽然不替孩子解决问题,但要保持支持及感兴趣的态度,让孩子独立思考、分析情况。当他无法前进时,请给予指导,不要给予答案。
写在最后:
除了勇敢前行我们没有他法,你的付出和努力,你的爱护和包容,也许眼下看不到结果,但时间会证明一切,孩子终会有长大的一天。
当然,放宽心态更重要,孩子如果是块璞玉,就请用心雕琢,孩子如果是块顽石,那就请照顾好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