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浙江包工程夫妇收留了一位流浪13年的失忆男人,留他干活按时发工资。
后来,又把他带回家乡,可不料,有一天,流浪汉看电视时,突然恢复了记忆。
No.01
谭万刚和雷丽珍夫妇是浙江人,他们在福建做了好几年工程基建。
2003年的一天,一个看着像流浪汉的男人来找活干,谭万刚简单和他聊了几句。
男人只记得自己叫朱家明,1990年来建阳打工,因受伤失忆,记不起家乡了。
因为没有固定工作,十几年来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谭万刚很是同情,就收下了朱家明。
因为朱家明反应有点迟钝,别的工友常排挤他,谭万刚和雷丽珍发现就会制止。
因朱家明老实正派,谭万刚夫妇常常照顾他,朱家明很感激,干活更加卖力。
这一干就是十几年,到了2015年,婚后多年没孩子的雷丽珍怀孕了,这个对夫妻俩来说是天大喜讯。
为了保险,他们决定做完这一期工程就回浙江,安安稳稳生下孩子。
No.02
可两人又担心起朱家明,总不能再让他去过那种流浪的生活吧?
夫妻两人就和他商量:“朱大哥,我们打算回去生孩子,你跟我们走还是留下?”
朱家明想也没想:“我跟你们回家”,因为他早把两人当成了亲人。
回去后,夫妻俩为朱家明安置了生活用品,买了几身衣服,和他们一起吃住。
谭万刚承包了一片茶园,朱家明就帮着种茶采茶,谭万刚常常买了菜和他小酌几杯。
有一次,朱家明干活扭伤了,谭万刚用三轮车拉着他,连着三天去做推拿。
朱家明换下的脏衣服,雷丽珍就会拿走及时洗了,夫妻俩把他当成了家人对待。
No.03
不久后,雷丽珍生下了一个男孩儿,取名小宝,孩子的到来,让家里充满欢笑。
可更高兴的却是朱家明,因为他很喜欢孩子,他每天抱着小宝舍不得松手。
因为有了家,在平静幸福的生活中,朱家明恢复了一些记忆。
他常对两人说:“我妈妈手很巧,她做的布鞋穿着很舒服,她还会在鞋垫上绣向日葵”。
“我当年离家时,就是穿着这样一双鞋出来的”,可他只记起了一些片段,家乡是哪里还是一无所知。
2020年一天晚上,一家四口正在看电视。突然,朱家明指着电视大喊起来:“我想起来了,我就是这里的”。
电视上一个主持人正在介绍贵州赤水复兴镇,并且里面还说了几句当地话。
朱家明激动地流泪:“我就是复兴镇的,家里有爸妈和四个姐弟”。
No.04
谭万刚和雷丽珍也为他高兴,天亮后,他们立即带着朱家明来到了派 出所。
工作人员也被他们的故事感动,可朱家明没有身份信息,又让他们无处着手。
后来联系上了贵州当地警方,可对方查找后却说复兴镇没有朱家明这个人。
难道朱家明记错了?可朱家明坚信自己不会记错,这时工作人员突然想起,他已经走失了30年,很可能被注销了户口。
顺着这一思路,果然找到了复兴镇多年前走失过一个叫朱家明的人。
贵州警方随即来到了复兴镇,可当地已经拆迁,查无此人。
警方又经过详细的走访,终于在复兴镇长江村找到了朱家明的家人。
谭万刚拨通了朱家明家人的视屏电话,朱家明看到了83岁的老母亲。
朱家明看到已白发苍苍的妈妈,立即哭了起来:“妈妈,我是家明啊!”
老母亲也哭了:“孩子,想不到临死前还能见到你,你的爸爸8年前死的时候,还嘱咐我们找到你!”
娘俩相认的场景让人泪目,老母亲希望他尽快回到家乡。对此,朱家明却说:“我想帮万刚收了茶再回去”。
无论谭万刚怎么劝,朱家明也不听,谭万刚只好许诺收了茶,自己开车送他回家。
可想不到4岁的小宝却不干了,他抱着朱家明的腿:“伯伯,不要走,伯伯不要走,我不让你走”。
朱家明抱起孩子,轻轻拍着:“小宝,我还会回来的”。
不久后,谭万刚把朱家明送了回去,受到他们一家热烈欢迎,两家相约时常走动。
谭万刚临上车时,朱家明突然扑通跪倒,抬起头他已是泪流满面:“谢谢你们,兄弟”!
一时做好事容易,十几年如一日的做好事就很难了。可谭万刚夫妇却把善事坚持了17年,为他们的善良和坚持点赞!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动,不由让人想起来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祝他们一家幸福安康!也希望这种积德行善的美德世代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