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下场,让越南心惊胆战,担心南海动武的,不只菲律宾一个

梅梅评历史 2025-04-07 17:26:48

看着乌克兰战场上的最新战况,东南亚各国领导人这几个月估计都睡不好觉。尤其是正在南海跟中国较劲的越南和菲律宾,简直是坐立不安啊。

乌克兰战争已经持续了3年,局势比大家想象的复杂多了,也惨烈多了。这一切的教训,正在让南海周边国家提心吊胆。

南海争端这些年来时起时伏,但最近一年的紧张氛围特别明显。

一边是菲律宾和中国在仁爱礁你来我往地对着干,另一边是越南偷偷摸摸地加强防备,连军演都不敢大肆宣传。

表面上看这两国态度天差地别,其实背后藏着同一个担忧:谁都不想变成第二个乌克兰。

乌克兰战场:小国对抗大国的惨痛现实

乌克兰战争进入2025年后,局势越来越扑朔迷离。

从去年年底开始,俄罗斯就在东部战线上连连得手,乌克兰军队被迫丢掉好几个阵地,不断往后撤。西方的援助虽然还在继续,但力度明显大不如前。

俄军在巴赫穆特和阿夫杰耶夫卡的胜利让克里姆林宫底气十足,接着他们就把目标转向了哈尔科夫地区。

乌克兰军队虽然拼命抵抗,但面临着弹药短缺、士兵累垮的困境。据军事分析机构统计,乌克兰在过去半年里已经丢掉了大约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差不多相当于卢森堡国土面积的八成啊!

同时,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明显疲软了。

欧洲很多国家自己经济都不景气,能源还短缺,老百姓对继续援助乌克兰的热情大打折扣。很多民调显示,欧洲公众对战争的关注度明显下降,支持继续无限期援助乌克兰的比例已经掉到四成以下了。

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后,美国对乌克兰的政策也变得微妙起来。

虽然华盛顿官方嘴上还说支持基辅,但已经开始悄悄推动和谈了。

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还放话说:"我将在百日内结束乌克兰战争。"虽然这个承诺到现在还没兑现,但美国确实开始向乌克兰施压,要它考虑一些妥协方案。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处境也越来越难了。一方面,他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另一方面,国内对战争的支持也开始出现分歧。

乌克兰经济已经遭到重创,国内生产总值比战前下降了超过三分之一,大量基础设施被炸烂了,重建需要好几千亿美元,而这一切,都让乌克兰在谈判桌上的筹码越来越少。

乌克兰现在的困境,对东南亚国家敲响了警钟:一个小国,即使有西方撑腰,在面对大国时,最终也难逃被蚕食的命运。

更糟心的是,大国之间的妥协往往拿小国利益开刀。

照目前这趋势看,乌克兰很可能被迫接受丢掉部分领土的和平协议,这对南海争端国家来说简直是最坏的噩梦。

越南的忧虑:历史的阴影挥之不去

越南作为南海争端的主要当事国之一,对乌克兰战争的反应特别值得关注。

从战争爆发至今,越南在联合国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表决中一直保持弃权立场。

这种"不站队"的态度,反映出越南在大国博弈中的小心翼翼。

越南前驻美大使阮国强曾说,越南的投票立场"清楚地表明了越南在政治、安全和国防领域的观点和利益"。

言外之意,越南不想为了讨好任何一方而损害自己的利益。这种态度背后,是越南从自己血泪史中得出的教训。

越南比谁都清楚跟大国干架的代价有多高。

越战期间,美军扔下的橙剂(落叶剂)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人道灾难,直到今天还有越南人因此受苦。

据越南红十字会统计,大约有三百万越南人受到橙剂影响,其中包括约15万畸形儿童,这些伤害至今仍是越南社会的痛苦记忆。

而在1979年,越南又跟中国打了一仗,虽然只打了不到一个月,但造成了几千人伤亡,边境地区一片狼藉。

战后,中越关系冻结了近十年,直到1991年才慢慢恢复正常。这段历史同样给越南留下了深刻印象:跟邻国打仗只会两败俱伤。

如今,看着乌克兰的悲剧,越南领导人自然会想到自己的处境:如果南海冲突升级,越南会不会像乌克兰一样孤立无援?西方会不会像对待乌克兰那样,嘴上支持但实际上又不愿意真正出手?

南海角力:越南的夹缝求生之道

在南海问题上,越南可以说是左右为难。

一方面,越南与中国在南海有着严重的领土争端。越南声称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这和中国的主张直接对着干。

另一方面,越南和中国又是邻居,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甚至在政治制度上也挺相似。

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过1500亿美元。两国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合作,这种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使得越南在处理与中国的争端时必须格外小心,一旦关系恶化,越南经济就要吃大亏。

今年3月,中国在南海北部湾地区划设了新的领海基线,引起了越南的关注。

但与菲律宾不同,越南的反应相对低调,只是通过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越南尊重国际法,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这种低调处理争端的方式,正是越南汲取乌克兰教训后的选择。

一方面,越南加强与美国的合作,拜登甚至在2023年9月访问河内,并将美越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美越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两国关系完全走出了战争阴影。

另一方面,越南又小心翼翼地避免过度依赖美国,以免惹毛中国。越南坚持"四不"外交政策:不结盟、不依附、不针对第三方、不使用武力。这一政策体现了越南的战略自主性,也是其在大国博弈中保持平衡的关键。

越南的军事建设也体现了这种谨慎态度。近年来,越南确实增加了国防预算,从2020年的52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约70亿美元。但与此同时,越南避免公开挑战中国,也不愿意让美国军舰经常访问其港口。越南的军购也尽量多元化,既从俄罗斯买武器,也从以色列、韩国等国引进装备,避免对任何一方过度依赖。

今年初,越南高层还派特使访问北京,就南海问题进行磋商。双方同意"管控分歧,避免将争端扩大化"。这种同时与多方保持良好关系的做法,显示了越南从乌克兰危机中学到的教训: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不要轻易与大国正面硬刚。

菲律宾的激进路线:美国撑腰下的战略抉择

与越南的小心谨慎形成鲜明对比,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可以说是"梭哈"了。

自从小马科斯上台以来,菲律宾明显调整了对华政策,从杜特尔特时期的相对友好转向更加强硬的立场。这一转变背后,是菲律宾对地区力量格局的重新评估,以及对美国支持的信心。

去年11月,小马科斯签署了《菲律宾海洋区域法案》和《菲律宾群岛海道法案》,这两部法案明确划定了菲律宾的海洋权益范围,直接涉及南海诸多争议岛礁的主权归属。此举立即引发我国外交部的强烈回应,指责菲方此举"违反了国际法,侵犯中国主权"。

然而,菲律宾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在美国的鼓励下,加大了在南海的存在感。菲律宾海警和海军频繁巡航争议海域,尤其是在仁爱礁周边地区。

自去年8月起,菲律宾开始定期向仁爱礁坐滩的"马德雷山号"运送补给,而且这些行动都高调公开,甚至邀请国际媒体一起去报道。

这些举动无疑让南海局势更加不稳定。中菲船只在海上多次近距离对峙,甚至出现了互相喷水和轻微撞船的事件。

中国海警发言人多次警告菲方"停止挑衅行为",而菲律宾则坚称是在"维护自身主权和权益"。

菲律宾之所以敢这么硬气,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美国的战略支持。作为传统盟友,菲美两国签有《共同防御条约》,该条约规定"任何一方挨打,另一方就出手应对共同危险"。2023年4月,布林肯更是公开表态,确认南海争端适用于该条约,这无疑给了菲律宾巨大的底气。

美菲军事合作也在不断升温。两国年度"肩并肩"军演规模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几千人增至如今的近两万人。

此外,美国还加大了对菲律宾的军事援助,包括提供巡逻艇、雷达系统和通信设备等。

小马科斯本人也多次访问华盛顿,与美国领导人建立了不错的私人关系。他在公开场合反复强调菲美同盟的重要性,称之为"菲律宾安全的基石"。

小马科斯政府还允许美军增加在菲律宾的轮换部署,并重新开放了苏比克湾等战略要地供美军使用。

然而,菲律宾这种靠美国撑腰的策略是否明智,在乌克兰战争的背景下仍值得深思。

乌克兰危机表明,即使有西方承诺,小国在关键时刻仍可能被迫独自扛下冲突的主要代价。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的亚太政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这无疑增添了菲律宾战略的风险。

实际上,菲律宾国内也有不同声音。反对党和一些知名学者警告政府不要过度依赖美国,甚至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菲律宾应该学习越南的平衡外交,避免把国家安全完全押宝在美国身上。

越南经验:乌克兰的噩梦不能重演

中国军事专家金一南去年曾评论说,越南不会走到"亚洲版的乌克兰"那一步,原因有二:"一个原因是乌克兰的教训太惨痛了,另一个原因是越南人对美国人太了解了。"

金一南的观点很有道理。越南从自身历史和乌克兰战争中明白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战略自主性,否则就会变成棋子,承受一切后果。

因此,尽管越南也在加强军备,但更多地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避免直接军事对抗。

越南共产党总书记阮富仲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和平、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越南的核心利益在于维护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不是卷入大国冲突。这种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使得越南能够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灵活应对。

相比之下,菲律宾的高调作风虽然能暂时引来美国的关注和支持,但也使其处于更大的风险之中。如果美国的支持出现动摇,菲律宾的处境将变得非常危险。乌克兰的教训已经表明,外部支持往往是有条件的,而且可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更值得警惕的是,大国之间可能在菲律宾不知情的情况下达成某种妥协。

正如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说的那样:"大国政治的残酷之处在于,它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小国。"

乌克兰战争的发展轨迹证明了这一点:随着时间推移,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逐渐受到国内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制约,而俄乌和谈的前景则越来越多地由俄美等大国主导。

结语

乌克兰战争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处于大国博弈夹缝中的小国带来了一个深刻启示:

一旦卷入大国冲突,代价可能是毁灭性的。

乌克兰满目疮痍的城市、数百万流离失所的难民、崩溃的经济和不确定的未来,都是血的教训。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统计,乌克兰战争已导致近1.5万平民死亡,实际数字可能更高。乌克兰经济损失超过4000亿美元,重建需要数十年时间。

这样的灾难,没有任何国家愿意经历第二次。

越南和菲律宾作为南海争端的主要当事国,尽管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但都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如何在维护自身主权的同时,避免像乌克兰那样陷入灾难性的冲突。

对越南来说,平衡外交、避免正面冲突可能是最明智的选择。毕竟,历史已经证明,在大国博弈中保持适度的战略自主性,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利益。

对菲律宾来说,重新评估美国承诺的可靠性,同时寻找与中国对话的途径,可能是更加智慧的策略。

菲律宾前外长洛克辛曾说过:"在大国竞争中,小国必须明智地选择战场,而不是盲目地参与每一场战斗。"这句话在乌克兰战争的背景下显得特别有道理。

而对整个东南亚地区来说,如何从乌克兰的悲剧中汲取教训,避免南海局势进一步恶化,这是摆在所有相关国家面前的严峻挑战。

参考资料:

1、BBC中文网,2024年11月13日《南海争端再起:菲律宾签新法案与中国划新基线》

2、BBC中文网,2025年1月2日《乌克兰战争能否在2025年走向终局的决定因素》

3、国际危机组织,2021年12月7日《越南在南海:蜿蜒前行于合作与斗争之间》

4、央广网,2023年9月23日《美国对越南发动外交攻势》

5 阅读:2321
评论列表
  • 2025-04-07 19:31

    希望那些愣头青都出来蹦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