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毛泽东邀贺敏学做客,劝贺子珍再婚,贺子珍:我只爱一个人

感人历史故事 2024-03-25 01:07:28

图丨贺子珍

前言

贺子珍是一个悲情色彩很重的女人,她和毛泽东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婚姻,但是因为误解和性格问题导致破裂,在之后的人生中,贺子珍没有再婚,带着思念和压抑走完了一生......

远走苏联

1928年5月,毛泽东和贺子珍喜结连理。

结婚,对贺子珍的影响更大。之前,贺子珍一直是枪林弹雨中的女战士,个性要强,飒爽英姿,现在的工作性质直接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她每天都要呆在屋子里,整理保管文件,想办法伺候毛泽东的生活起居。

贺子珍心里怨气很大,她觉得自己很倒霉,要不是跟毛泽东结婚,自己也不用做秘书,这个在自己看来枯燥又无用的工作。

直率的贺子珍根本就藏不住自己的心思,毛泽东很快就看出贺子珍因为做秘书这事跟自己闹别扭,他教育贺子珍:

“你好不懂事,你知道这工作有多么重要吗?我们跟中央的联系,中央对我们的指示,全部都要通过你,你做好秘书这份工作,可不单单是为了我,更是对前委、特委的支持。”

毛泽东看了看贺子珍不高兴的脸,轻轻地说了一句,“再说,我也离不开你呀。”

尽管心里有点不情不愿,贺子珍还是妥协上任了。她是很认真的人,既然决定做什么,就一定要做好,所以贺子珍对这份工作还是很上心的。

图丨贺子珍和毛泽东

在井冈山,看报纸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贺子珍担任秘书后,把搜集报纸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她费尽心思搜集报纸,供毛泽东作参考和决策。

毛泽东看报纸很仔细,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就会在上面打个记号,贺子珍就根据毛泽东的记号,把那部分内容剪下来,贴在本子上,分类收集。

有时候,毛泽东特别忙,贺子珍就把报纸先仔仔细细地看一遍,把那些自己觉得重要的圈出来,供毛泽东参考,等到毛泽东回来,看到贺子珍帮他整理的报纸时,激动的大呼,“好好好!”

贺子珍还是毛泽东文章的第一个读者,毛泽东经常在晚上工作,贺子珍就在一旁陪着他,帮着抄写或是看书,有时候也会小声讨论。

贺子珍是井冈山地区出生长大的,毛泽东遇到什么不懂的地方,就会向贺子珍询问,贺子珍知道,就热心解答,不知道,就记下来,去找熟悉情况的人询问了解。

图丨毛泽东和贺子珍

在井冈山的毛泽东和贺子珍,完全算得上是共苦,在这个吃饭都难的年代,贺子珍还记得毛泽东喜欢吃辣,她省吃俭用去到老乡那里买到一点点辣椒,自己做点辣椒酱。为了改善毛泽东的伙食,贺子珍经常出去摸鱼捉鸡,就希望毛泽东能够尝到点荤腥。

宁都会议后,毛泽东被撤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这段苦闷的日子,是贺子珍陪他一起度过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长征,贺子珍是中央批准随队出发的30名女红军中的一员。

那时候,贺子珍怀有身孕,可想而知这一路的艰难,最不幸的是,她在路上被敌军轰炸机炸伤,头上身上十四处受伤,一度生命垂危。

接到电话的毛泽东,坚决不同意把自己身受重伤的妻子留在老乡家中,

“老乡家里没有医药,无法治疗,甚至连安全都没法保证,就是死,也要把她抬走!”

图丨贺子珍

贺子珍受伤后的第三天,在指挥部的毛泽东才抽空去看望了贺子珍,贺子珍对毛泽东说,

“我不能工作,还要别人抬着,心里很不安。我跟连里说了,不要抬着我了,把我放到老乡家里,等伤养好了,我回去找你们。”

毛泽东拉着贺子珍的手,

“你不要想那么多了,会治好的,绝对不会把你丢下的,就算是抬也得把你抬到目的地,你安心休息。”

贺子珍后来回忆,

“是毛主席救了我的命。那个时候,我害怕增加同志们的负担,多次提出把我留在老乡家的意见,就是因为毛主席坚决不同意,我才活下来了。”

红军到达陕北后,生活条件变好了,但是贺子珍和毛泽东的感情出现了问题。随着很多年轻男女来到延安,贺子珍越来越感到自卑,结婚多年,贺子珍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毛泽东这里,自己没有时间革命,没有时间学习,而毛泽东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那些年轻男女身上,贺子珍这边无意间被冷落了。

图丨毛泽东(左)

她越来越敏感,因为一些红颜的存在,贺子珍和毛泽东大闹了一场,彻底坚定了要离开延安的决心。

知道贺子珍要走,毛泽东极力挽留,但是贺子珍已经下定决定,她想要出去治好身体,并好好学习,最后,她去往苏联。

在苏联的贺子珍过得不好,先是她在苏联出生的儿子不幸夭折,毛泽东把女儿李敏送到了苏联后,贺子珍才慢慢恢复生机。后来她在报纸上得知了毛泽东和江青结婚的事情。

贺子珍大脑一片空白,那段时间,贺子珍精神恍惚,糊涂的时候她愣愣地呆坐,清醒的时候又不停责怪自己。

图丨邓颖超和周恩来

周围人安慰贺子珍,说报纸上的消息不一定是真的,也许是误传,而1939年,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到来彻底坐实了这件事情,他们捎来了毛泽东的亲笔信,

“贺子珍同志,我一切都好,勿念,希望你好好学习,政治上进步,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贺子珍的身体和精神都急速衰弱下去,本来,在苏联学习的同志在苏联停留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都是一年半左右,但是因为贺子珍不愿意回国去面对这个真相,便决定留在苏联。

昔日的战友都回国了,在异国他乡的贺子珍更加寂寞了。贺子珍调整了很长一段时间,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她想要重新开始生活。

她去到理发店,把自己的直发烫成了当时苏联很流行的卷发。贺子珍本身就娟秀漂亮,一收拾,更是风姿绰约。当时30岁,却经历过太多的贺子珍,身上有种成熟、忧郁的美感。

在当时的东方大学,贺子珍和毛泽东分手的事情基本已经算是人尽皆知了,知道这个漂亮女人离了婚,还是单身状态,周围便有一些男同学对贺子珍表达了好感,贺子珍全都委婉拒绝了。

图丨贺子珍

虽然贺子珍决定要开始新生活,但是她的心里始终有个毛泽东,导致她在情感世界中,再也容不下其他人。

为了排遣寂寞,原本很讨厌跳舞的贺子珍开始跳舞,她舞姿曼妙,身段优美,吸引了很多异性的眼光,舞会结束后,总有人对她大献殷勤。

贺子珍这样张扬漂亮的女人,引起了一些闲言碎语,而她自己要强固执,在很多方面,不懂退步和收敛,导致发生了最糟糕的事情。

为了生病的李敏,贺子珍和儿童院的院长发生了争执,她被关进了疯人院。

图丨李敏和贺子珍

回国后的艰辛

1947年,贺子珍才带着李敏回到了阔别9年的祖国。组织上安排她任东北财政部任机关党总支书记,后来又调到了哈尔滨总工会干部处工作。

回国后,贺子珍很想念自己的亲人,她的哥哥贺敏学带着妻子李立英和女儿贺小平来看望了她。从哥哥这里,贺子珍知道了不少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

她的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觉得很凄苦,组织上就决定把她安排到延安,和贺子珍一起过日子,没想到,这时候的贺子珍已经去到苏联了,毛泽东就在贺子珍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忙照顾贺子珍母亲的生活。

母亲去世后,又是毛泽东包揽了丧事。胡宗南的军队占领延安之后,把母亲的坟给挖了,收复延安后,毛泽东给了老乡10块银元,请他帮忙修坟。

图丨贺子珍三兄妹

听了这些故事,贺子珍失声痛哭,她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

主席,我已经回到祖国了,身体不太好,还在调养,已经开始参加一些工作,我离开祖国9年了,对国内的情况不太了解,我在苏联的日子,比长征还苦,不过已经过去了。我现在要好好工作,好好学习,我很感谢你对我母亲和妹妹的照顾,替我尽了做女儿和姐姐的责任,我将终生铭记在心。

这封信寄出去后,贺子珍一直没能接到回信,不过她开始好好调养了。一段时间过后,贺子珍身体好了不少,过去苍白的脸变得红润起来。

在哈尔滨,战友们为了让她开心一点,常常拉她去参加舞会,请贺子珍跳舞的人很多,大家都夸她跳舞好看优美。

这时的贺子珍39岁,异国生活的经历让她有种独特的韵味,她束一条腰带,身材凹凸有致,头发梳起来带在帽子里,精致秀丽。

此时的贺子珍虽然经常跳舞,但并没有着迷,不过跳舞确实让她变得开心,每次回来,眼睛里都充满着快乐,以前的忧郁似乎消失了。

图丨毛泽东和李敏

一天晚上,贺子珍突然对李敏说,

“娇娇(李敏小名),妈妈给你找个新爸爸好不好?”

一向温顺乖巧的李敏,听到这话后放声大哭,或许心里还藏着爸爸妈妈也许能够和好的希望吧,李敏的反应格外激烈,“我不要新爸爸,不要新爸爸,我有爸爸!”

看到李敏这样的反应,贺子珍不再多说什么,她伏在床上哭了很久,从此再没有提起过再婚的事情。

李敏后来回忆:

“如果妈妈找到合适的对象再婚,那么她就会重新获得幸福,不会压抑着过完一生,她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好好工作,为人民多做一点事,我觉得我自己做错了事,很对不起妈妈。”

其实,并不一定是李敏的抗拒才使得贺子珍没有再婚,也许只是因为贺子珍通过李敏的真情实感而看清楚了自己的内心。

贺子珍不是没有想过能和毛泽东破镜重圆,不过周围好友一直都在劝说她,让她渐渐认清了现实,知道想要和毛泽东破镜重圆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而这时候的贺子珍也才39岁,需要考虑以后的生活,所以才跟李敏提出再婚的想法,李敏这样抗拒,又勾起了她对毛泽东的深爱,她知道毛泽东占据了她全部的感情,也就不再考虑再婚了。再有人跟她提起这事,她都会拒绝。

图丨李敏和毛岸青

其实,真正的寂寞出现在毛泽东接走李敏和毛岸青之后,这时候,贺子珍才发现在自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好不容易恢复一点的心情,又开始崩塌。

贺子珍克制不住对女儿和毛泽东的想念,提笔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

“娇娇、岸青到你那去了,我一个人感到很寂寞,我相信,你会把他们教好的,这不需要我多说,我工作很好,身体也好了一点,请你注意身体。”

信件寄出去之后,贺子珍并没有等到毛泽东的回信,但她等到了李敏的来信,

“亲爱的妈妈,你好,我在爸爸这里很好,你想我吗?我也想你,爸爸问你好,希望你保重身体。”

从这之后,每次放假,李敏都要去贺子珍那里生活一段时间,每次李敏出发前,毛泽东就大包小包地让她捎去。

图丨贺子珍和贺怡

1949年,毛泽东约见贺子珍的妹妹贺怡,他跟贺怡商量贺子珍的事情,

“你让贺子珍到这里来,这是历史造成的事实了,我们还是按中国的老传统办吧。”

贺怡赶紧去到哈尔滨接姐姐,到了山海关附近,有两个同志,自称是组织派来的,说两个人不能进入石家庄,只能南下,去贺敏学那里去。

贺子珍一听就明白了了,有人从中阻拦,贺怡为了贺子珍据理力争,还是无法改变,贺子珍转车来到了上海,住到了贺敏学这里。

1954年的一天,贺子珍正在家中休息,她听到广播里播送一段毛泽东的讲话录音。旁边的李立英说,“毛主席的声音可真洪亮。”贺子珍跟着说,“是啊,他声音一直很洪亮,跟过去一样。”

就这样,她坐在原地,一遍遍重复播放着这段录音,忘了吃饭,忘了睡觉。第二天,李立英起床,贺子珍还在那个地方,耳朵趴在收音机上,着急地问道,“收音机怎么不响了,听不到主席讲话了。”

李立英一看,收音机播放一夜,已经烧坏了。后来,贺子珍就处于恍恍惚惚的状态,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毛泽东听说贺子珍生病的消息后,落下了泪,他知道贺子珍为什么生病,但也无能为力。他给贺子珍写了封信,信里让她配合医生治疗,不要抽太多的烟,还拜托贺敏学要好好照顾贺子珍。

图丨毛泽东和李敏

他把李敏派了过去,对于李敏,他毫不掩饰自己和贺子珍之间的感情,

“我知道,你妈妈生病都是因为我,也只有我才能治好她的病,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李讷已经18岁了。”

收到信的贺子珍,终于肯配合医生治疗了,愿意吃药也愿意看病,还把烟戒了。

只爱一个人

贺子珍病好不久,贺敏学去到北京开会,毛泽东从李敏那听说贺敏学来北京了,便邀请他来丰泽园做客。

贺敏学在李敏的带领下来到了丰泽园,毛泽东已经在等候了,他笑眯眯地跟贺敏学握手,递烟。

两个人的聊天很坦率,因为他们除去亲家关系,本身也是战友、好友,毛泽东询问贺敏学现在在做什么,贺敏学也一一回答。

图丨贺敏学(中)

聊了一些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事情,毛泽东的话题转到了贺子珍身上,他询问了贺子珍的近况,自从贺子珍生病之后,毛泽东也在时时牵挂。

贺敏学告诉他,

“子珍妹在上海生活的好,地方对她很照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她每时每刻都在思念你和娇娇,这次来北京,她还嘱托我,代她向你问好。”

毛泽东半天没说话,过了一会儿,他板着手指头开数贺子珍的年纪,“子珍现在44岁了,叫子珍再婚吧,成个家。”

贺敏学愣住了,他知道毛泽东是为贺子珍着想,身边人又何尝没有这样劝过贺子珍呢。

有一次,李立英问到贺子珍今后的生活,贺子珍回答道,

“我这辈子只爱一个人,我把我的感情全部给了毛泽东,我没法再爱第二个了。”

图丨贺敏学(上中)和贺子珍(下左)

贺敏学思考了一下,回答毛泽东,

“主席,子珍妹曾经跟我说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你知道她的性格,她不愿意的事情,没有能够拗得过她。”

毛泽东叹了口气,

“这个事不好强加于人,花开花落两由之吧,你回去告诉子珍,娇娇在我这很好,已经上中学了,今后每年都能让她回上海去看望,她自己要安心治病,好好生活,你和立英多多照顾她。”

贺敏学做了一个好哥哥能做的,他被调任福建后,贺子珍离开上海去了南昌。1959年,贺子珍在庐山跟毛泽东见面后,回来就大病一场,贺敏学心急如焚,赶快委托妻子去南昌照顾她。

在南昌,贺子珍的精神分裂时好时坏,而且复发的频率越来越高,贺敏学心疼不已,提出把贺子珍接到福州。

图丨贺子珍和哥哥一家合影

毛泽东知道贺子珍已经到了福州跟兄嫂同住之后,也稍微放心一些。他更频繁地让李敏去到福州看望贺子珍,每次还会捎上自己的亲笔信,里面的抬头,不是“子珍”就是“桂妹(贺子珍小名桂圆)”。

从李敏那里,贺敏学也知道了,毛泽东心里不是没有贺子珍,每次过来,毛泽东都是亲自准备的行李,贺子珍爱吃的东西还有难买的药品,通通都是他精心准备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