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老铁,咱就问一句:消费群体都往年轻化卷了,雷克萨斯这“老干部”品牌,咋还能卖得这么好?
S&P Global Mobility的调研数据摆在那儿,明晃晃地告诉你:雷克萨斯车主平均年龄57.6岁,奔驰55.7岁,宝马54.3岁。你品,你细品,这年龄差,够一辈人了!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雷克萨斯车主里头,娘子军的比例竟然高达50.4%。这年头,买车的妹子都比爷们多了?说白了,这数据,跟豪华品牌集体“奔涌吧,后浪”的趋势,简直是南辕北辙啊!
可现实呢?雷克萨斯2024年卖了851,214辆,创历史新高!2025年第一季度,北美市场又爆了,83,043辆,又是新纪录!这数据,啪啪打脸那些唱衰雷克萨斯的键盘侠啊!这到底是咋回事?难不成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要我说,雷克萨斯能“老当益壮”,靠的就是它那金字招牌——品质。这年头,啥都讲究快,但雷克萨斯偏偏慢工出细活。J.D. Power 2024年美国车辆可靠性研究报告,雷克萨斯又拿了第一,PP100(每百辆车出现的问题)甩开同行几条街。这说明啥?说明雷克萨斯在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上,那是真下功夫了。
你想啊,现在年轻人买车,图个新鲜,图个酷炫。但对于那些经历过风雨的中年人来说,啥最重要?省心!车这玩意,不是摆设,是工具。三天两头出毛病,谁受得了?雷克萨斯,就是靠着这份“靠谱”,赢得了老客户的信任,也吸引了一批注重车辆长期价值的消费者。这就像老字号,虽然包装没那么花哨,但味道正宗,吃着放心。
光靠“老本”肯定不行。雷克萨斯也开始琢磨着怎么“装嫩”了。2023年下半年,他们搞了个叫“Experience Amazing”的营销活动,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时尚潮牌。又是赞助纽约时装周,又是跟新锐艺术家合作,整得挺热闹。
这波操作,用行话说,叫“品牌年轻化”。说白了,就是想告诉年轻人:“别以为雷克萨斯只是你爸开的车,我们也能很酷!”但效果嘛,见仁见智。改变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固有印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更重要的是,雷克萨斯还得面对电动化的浪潮。2024年2月,他们宣布要在2030年实现所有车型都提供电动版本。这目标挺宏伟,但路不好走。首款纯电动SUV RZ450e上市后,销量平平。
为啥?一方面,电动车技术还在发展,消费者对续航、充电等方面还有顾虑。雷克萨斯在电动车领域起步较晚,品牌认知度不如特斯拉、比亚迪等先行者。
雷克萨斯要真想在电动车市场分一杯羹,还得加大研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拿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行。
雷克萨斯也不是单打独斗。它背后有丰田这座大山。丰田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都能给雷克萨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电动汽车平台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雷克萨斯都能和丰田共享。这就像有个富爸爸,啥都不愁。
另外,雷克萨斯金融服务(LFS)也功不可没。他们推出各种优惠的购车和租赁方案,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门槛。特别是针对医护人员和教师的特别优惠,吸引了不少高素质人才。
S&P Global Mobility的调研也指出了雷克萨斯的一个短板:在中端市场占比较高(66.5%),但在高端市场影响力较弱。说白了,就是卖得最好的还是RX这些中档车型,像LS、LX这些旗舰车型,销量就差强人意了。
这跟雷克萨斯车主的收入结构也有关系。调研显示,雷克萨斯车主的平均年收入略低于奔驰和宝马车主。以15万美元为界,雷克萨斯车主低于这个收入水平的比例为46.8%,而奔驰和宝马分别为40.3%和35.2%。这说明啥?说明雷克萨斯的主要消费群体,还是那些注重性价比、追求品质的成熟家庭。
雷克萨斯能逆势增长,靠的是品质、营销、电动化、协同发展、金融助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它既有“老干部”的稳重,又有“小鲜肉”的活力。但它也面临着电动化转型、高端市场突破等挑战。
雷克萨斯这波操作,你觉得它会成为“常青树”吗? 只能说一句“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