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襄州区:麦--玉两熟“吨半粮”丰产丰收有保障

活力襄阳 2023-04-19 14:37:07

面对人多地少的大背景、人增地减的大趋势,如何多产粮、产好粮?襄州推进实施麦--玉两熟“吨半粮”示范种植新模式,破解增产难题,为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夯实基础支撑。

谷雨时节,正是小麦抽穗扬花的关键期,看着自家地里的庄稼长势,程河镇孙岗村种粮大户程兴胜喜上眉梢,丰产丰收已成定局。他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的产量有望比去年还要高。

老程种的田,肩负着年均亩产突破一吨半的不凡使命!老程的底气,来自襄阳在全省率先推进实施的种植新模式,麦--玉“吨半粮”,根据地质气候条件,一季种小麦、一季种玉米。

“襄州麦--玉‘吨半粮’示范面积共有500亩,实现小麦亩产691.2公斤,玉米亩产848.3公斤,小麦玉米周年亩产粮食产量1539.5公斤。”区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郭光理介绍着麦--玉“吨半粮”建设取得的成果。

粮食增产,选好良种是关键。襄阳春季多雨,小麦赤霉病防治难度大、成本高。

“2018年之前,湖北用的种子90%左右都是从河南过来的。”湖北扶轮农业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孟俊峰说,外地品种最大的风险就是在遇到病害重的年份,会全军覆没。

最终,由湖北扶轮农业科技公司选育的本地品种“扶麦368”,被选中种植,满足湖北省既高产、又抗病的市场需求。

“程河镇小麦玉米往年的产量,全年两季,亩产很难达到2000斤,通过选用良种、实施播种、 精量匀播、加强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技术的配套实施,亩产去年最高达到691.2公斤,创造湖北省小麦高产记录。”程河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汪卫国说。

示范田实现突破仅仅是个开始,要让示范田内的精耕细作渗透到每个种植主体,良种、良法、良技,外加优化、推广、培训,一个都不能少。

区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郭光理说:“从整地、播种 、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到收获、烘干、储藏各环节,严把技术关是获得高产的保障”。

今年,“吨粮田”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面对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和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的突出矛盾,襄州区认真落实项目高效模式集成示范推广工作,不断提升完善“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模式,在挖掘现有耕地潜力、提高粮食单产上,提供了样板、给出了答案。

“集中建设一批生产全程机械化、 投入品施用精准化 、田间管理智能化和周年产出高效化的高标准示范基地,充分利用示范样板的典型带动作用,加快粮棉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推广,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委书记王文建说。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