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队司令员是中将,政委是中将,副司令员却成开国上将

澹秋映亭 2025-04-14 14:25:29

导读:1946年初,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不久后,原第2、第3纵队合编为第4纵队,下辖三个师,共计2.3万人,由吴克华出任司令员。吴克华,1913年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14岁丧父,因为家贫只能外出做工,干过杂役,当过学徒。1928年回家乡参加农民暴动,第二年,只有16岁的他参加红军,正式走上革命道路。红军时期,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次到第五次反围剿,在长征中,他率领红5军13师37团担任后卫任务,阻击了几万敌军对红军的追击,立下大功,受到军委嘉奖。抗战爆发后,吴克华前往山东,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担任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副司令员,第5旅旅长,第5师师长等职。1945年,奉命由山东渡海北上辽宁,担任刚刚组建的东北人民自治军2纵司令。1946年4纵成立后,被任命为司令员。

可不久后,在与敌新6军的一个团遭遇时,4纵就吃了败仗,为此林总大发雷霆,撤了吴克华的司令员职务,将其调到辽东军区当了副司令员。其实4纵出师不利,与吴克华关系真的不大,当时4纵刚刚组建,部队磨合欠佳,战斗力不强,在仓促间遇敌,才导致失败。而且他们对手也不是一般的杂牌部队,而是号称敌人“五大王牌军之一”的新六军。作为红军时期成长起来的一员猛将,吴克华打仗勇猛,指挥出色,在1947年,他再次出任4纵司令员,带领部队参加了辽沈战役,在锦州战役中,吴克华率4纵在塔山阻击敌人六天六夜,确保了锦州战役的胜利。1949年,主席等领导人特意接见了在塔山阻击战中表现出色的“塔山英雄团”、“塔山英雄守备团”。1948年,4纵改编为第41军,吴克华仍然担任军长,参加了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之后挥师大西南,为全国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第15兵团副司令员,在1952年的干部评级中,被评为准兵团级将领,1955年授予开国中将军衔。

吴克华第4纵队的第二任司令员是胡奇才。在1946年,4纵刚刚成立时,他就是副司令员,后来吴克华被撤后,他升任纵队司令员。与吴克华一样,胡奇才也是一名老红军,1929年参加革命,经历了反围剿和长征,红军时期的最高职务是红4军第11师政委。抗战时担任129师副团长,1938年调任山东纵队,与吴克华一样担任支队副司令员,后升任军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第三师副师长。解放战争爆发后,率军挺进东北,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后接任吴克华出任4纵司令员。胡奇才接任司令员后,指挥4纵发挥我军擅长运动作战的优势,在鞍山战役中,大胆穿插,全歼守敌,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一下子在东北打响了名头。后来在新开岭战役中,胡奇才指挥四纵,歼灭了敌人不可一世的美械第25师,创造了一场战役全歼敌军一个师的纪录。本来胡奇才可以继续指挥4纵大展拳脚的,奈何在常年的战斗中,他患上了头疼病,由于病情严重,只能离开指挥岗位,到后方休养。等到他病情稍微稳定后,再次回到4纵时,吴克华已经重新当上司令员,他只好担任副司令员,后来4纵改编为第41军,他担任副军长。在四野大军入关之时,他的头疼再次病发,只能留在后方治病,最终错过了之后的解放战争,严重影响了他的评级和评衔。在1952年,胡奇才被评定为正军级干部(比吴克华低一级),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胡奇才在1955年,第4纵队的政委彭嘉庆、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欧阳文也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除了这四位开国中将之外,4纵还有一人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他就是副司令员韩先楚。虽然在4纵韩先楚是副司令,但论资历比吴克华和胡奇才都早,1927他就参加革命,红军是其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最高职务是红78师师长,是三人中职务最高的。到了抗日战争中,韩先楚的指挥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担任115师344旅副团长,1939年起升任副旅长、代旅长,成了八路军的一名高级将领。八路军早期的旅长,建国后多人被授予大将军衔,例如344旅原旅长徐海东,1955年就被授予大将军衔。由此可以看出,在抗战时期,韩先楚的资历和职务远超吴克华和胡奇才。那为什么解放战争初期,到了东北的韩先楚,却成了两人的副手?

这主要是从1941年起,韩先楚就被调回延安,进入军事学院学习,一直到抗战胜利,才再次被派往东北战场。虽然重回战场职务有所降低,但经过几年学习,韩先楚的指挥才能和战略眼光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4纵多场重要的战役能够取胜,都与韩先楚的优秀指挥不无关系。例如当年歼灭敌军王牌第25师的新开岭战役,本来4纵的主要领导并没有拿定主意进攻,是韩先楚看到了战机,亲率第10师奔袭200多里参战,才一举歼灭敌人。因为韩先楚的出色表现,在1947年9月,他被调往第3纵队担任司令员,成了独当一面的将领。在之后,韩先楚率领3纵在东北战场上纵横驰骋,打得敌人直呼:“最难对付的就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从那以后,韩先楚就有了“旋风将军”的外号。在1952年的干部评级中,韩先楚被评定为副兵团级将领,在1955年,副兵团级将领可授上将可授中将。在最初的名单中,韩先楚是中将军衔,可在上报主席审阅时,他亲自将韩先楚从中将升到了上将,并对周边的人说:“不要忘了旋风将军解放海南岛的大功啊!”

1949年,平津战役后,四野作为主力部队,一路向南打到广东,兵锋直指海南岛。当时的解放军虽然在陆地上所向披靡,但缺乏渡海作战的经验,不久前金门登陆作战失利,让全军上下都对渡海作战有些畏惧。在军事会议上,从野战军到军委,领导大部分认为登陆作战应该在5到6月。可时任四野第12兵团副司令员兼第40军军长的韩先楚,坚持应该尽早发动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他表示我军缺少机动船只,如果错过风季,那登陆作战就只能推迟到明年。

为了表示决心,他甚至在给四野首长和军委的电报中表示,如果43军没准备好,他愿亲率40军先行进攻。1950年3月5日,在韩先楚的指挥下,40军率先渡过琼州海峡,冲破敌人的防线,一举解放了海南岛。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7舰队开到了台岛海峡,导致解放台岛的计划泡汤。此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开始佩服韩先楚的战略眼光和先见之明。如果不是他,恐怕海南岛就会成为第二个台岛。正因为如此,在授衔仪式中,主席才会亲自指示,授予韩先楚上将军衔,此乃实至名归。

1 阅读: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