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男权社会,后宫妃嫔虽然地位不低,但绝大多数都只能在后宫耍耍威风,或者靠吹枕头风给家人捞点好处。真正能左右前朝风向决定国家大事的女子,一个朝代能有一两个就算很多了。
但是宋朝不一样,有人统计过,两宋垂帘听政的女子加起来,至少有九人。本期节目咱们选几个冷门的聊一下。

先来说被称为“女中尧舜”的高滔滔。
与我们熟知的刘娥相比,高滔滔简直拿了躺赢剧本。
她的母亲是北宋开国功臣曹彬的孙女,姨母是宋仁宗的皇后曹氏,她与宋仁宗的养子、后来的宋英宗赵曙是青梅竹马的恋情。俩人的婚礼被后世称为“天子娶媳,皇后嫁女”,规格比现在豪门婚礼强多了。

接着,高滔滔又一口气生了四子四女。这么多孩子傍身,不仅能把皇后之位坐稳了,还把满朝文武的嘴都堵上了。皇帝子嗣颇丰,不需要新人进宫开枝散叶,我一个人就行了。
可怜的宋英宗,只能被迫接受一夫一妻没有妾的生活。只凭这一点,高滔滔的生活就比吕后武则天都舒心。
再后来,宋英宗赵曙去世,宋神宗继位,高滔滔成了皇太后,更没人敢惹她了。然后宋神宗也去世了,宋哲宗继位,高滔滔成了太皇太后。因为新皇只有十岁,高滔滔垂帘听政,并且时间长达九年。

在这九年里,她全盘废除新法,重用司马光等一批老臣,亲手打碎了儿子宋神宗一生的心血,也导致宋朝党争更加严重。
小皇帝宋哲宗对她极其不满意,说在高滔滔摄政的九年里,所有朝臣都是面向高滔滔奏事。自己每天上朝,看到的都是大臣的腿和屁股,这让小皇帝极其压抑。
有一次高滔滔问小皇帝,说你怎么不爱说话啊。小皇帝气呼呼地说,你把事情都做完了,还要我说什么?还有一次,高滔滔看到小皇帝的书桌旧了,要给他换个新的。小皇帝说,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谁也不许动。

这些事情都表明,高滔滔和小皇帝的关系很紧张。后来高滔滔去世,她重用的人全部被清算,司马光差一点被皇帝从坟墓里面挖出来。还有苏轼,之前虽然也被贬,但是没有那么惨。就因为高滔滔喜欢苏轼,小皇帝真正掌权后,差一点把苏轼贬出国境线。
这么说,好像高滔滔口碑很差,其实不是。王安石变法不要说在当年,就是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一切早就尘埃落定,这个变法也是争议不断。所以高滔滔任用旧党,不能直接说做错了。

另外,高滔滔私德很好。
她摄政九年,想为家族做点事情太容易了。但是她从来没有动用权势为家人谋取福利。
有一次,高滔滔的侄子写了一封奏章,建议尊崇高氏一族。高滔滔看完后问侄子,说你文化水平也不高,这奏章是别人代笔吧?主意也是别人出的吧?
侄子一看,事情败露,直接把情况都交代了。这个出主意的人马上被赶出朝堂,从此再也没人敢去阿谀奉承了。

因为这些事情,高滔滔风评很好,被称为“女中尧舜”。其实,高滔滔的政治手腕与吕后武则天等人比起来,差远了。就是与同朝的刘娥相比都不行。她最大的功劳,或许是为大宋选了一位好皇后。
宋哲宗15岁时,高滔滔给他选了眉州防御使、马军都虞候孟元的孙女为皇后。因为资料短缺,后人不知道这位皇后的名字,只能称之为孟氏,她是宋哲宗的第一任皇后。

孟氏的命运很惨,不仅比不了高滔滔,甚至都比不了刘娥。她虽然出身不错,但不是皇帝喜欢的类型。更何况对于宋哲宗来说,祖母高滔滔给他的,他全都不喜欢。高滔滔去世后,孟氏的悲惨命运就来了。
宋哲宗喜欢刘婕妤,这个女人心狠手辣野心勃勃,一心想把孟氏赶下去自己当皇后。高滔滔去世后,刘婕妤诬陷孟氏诅咒皇帝。宋哲宗将信将疑,派人去查。负责审理此案的人在刘婕妤授意下,严刑逼供,皇后宫中数十人被抓走,“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

孟氏平常对下人很好,这么重的酷刑,竟然没有人屈打成招。刘婕妤一看这条路行不通,就指使官员编造伪证,宋哲宗本来也不喜欢孟氏,现在看到证据来了,顺水推舟,孟氏的皇后之位就被废了。
她被赶到被废妃嫔出家所居的瑶华宫,被迫修道。
四年后,宋哲宗去世。当时宋神宗的皇后向太后还活着,她看孟氏可怜,就做主恢复了她的皇后之位。刘婕妤因为是继后,地位在孟氏之下。
感觉孟氏终于苦尽甘来了,可是一年后,向太后去世,孟氏的靠山又没了。论手腕心机她都不是刘婕妤的对手,于是再次被废。

接着就是漫长的25年,孟氏从二十几岁到五十出头,除了被向太后恢复皇后之位的那一年多,剩余时间都是在冷宫中度过的,直到靖康之耻发生。
当时北宋所有能排上号的宗室都被迫北上,孟氏是被废的皇后,没人注意她。但是她想过几天安稳日子也不容易。虽然是废后,可其他人都被抓走了,废后也有了政治价值。
金人在中原抢夺一空后回老家了,立了个傀儡政权,之前的北宋丞相张邦昌,在金人的扶持下成了新皇帝。张邦昌知道自己不得人心,大概是想挽救一下口碑,就把孟氏接入宫中,尊称其为“宋太后”,还请孟氏垂帘听政。

一个没有权势的太后,即便是垂帘听政也是摆设,但是孟氏用行动表明了态度。宋高宗赵构称帝后,孟氏宣布撤帘,不再听政。这证明她承认赵构的新朝廷。
后来就是南渡,本以为一切终于安稳下来,谁知道又发生了兵变。朝政不稳,武将趁机叛乱,赵构被迫退位,年仅三岁的太子继位,史称宋简宗。孟氏再次出面垂帘。
这次,孟氏一边安抚叛乱的将领,一边密诏韩世忠速来勤王。兵变被平定后,孟氏马上撤帘还政,丝毫不眷恋权势。
后人总结孟氏一生,说她“有姓无名,三立两废,两度垂帘”,是一个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奇女子。

南宋杨皇后,同样是一个传奇。
她虽然名气不大,但论实力,论人生的精彩程度,不输刘娥。甚至在某些事情上,她比武则天都彪悍。
杨桂芝出身很低,原本只是太后宫中的舞女,后来被赐给了嘉王赵扩,赵扩又即位成了宋宁宗,所以杨桂芝也就成了皇帝的女人,然后开始了飞黄腾达的一生。
并没有。
因为出身低,年龄大,她比皇帝还大六岁,这时杨桂芝并没有特别受宠。为了改变现状,她读史书、学习琴棋书画,还练成了一手好字。这些都让宋宁宗刮目相看。

除了增加自身硬实力,杨桂芝还寻找外援。她认朝中大臣杨次山为义兄。从此,她在朝廷上也有了帮手。
就这样,前朝后宫,杨桂芝都有了一争之力。短短几年时间,她就从夫人升职到婕妤、婉仪、贵妃。恰好在这时,皇后生病去世,上级职位出现空缺,杨桂芝身为贵妃,自然是晋升为皇后的第一人选。但是,她也有竞争对手。
除了她,皇帝还喜欢曹美人。并且前朝权臣韩侘胄极力反对杨桂芝当皇后,他认为杨桂芝这个人野心太大,如果当上皇后,一定会是自己的敌人。

韩侘胄劝皇帝立曹美人为皇后,还说杨桂芝一个女人,博古通今,机敏通透,不是啥好事。但是宋宁宗没有采纳韩侘胄的建议,杨桂芝有惊无险登上后位。
接着,她就开始复仇了。
杨桂芝当上皇后之后,就和韩侘胄对上了。韩侘胄也知道这个女人一定会报复自己,于是决定北伐中原,给自己攒政治资本。没想到北伐失败了,拥护者迅速流失。杨桂芝抓紧机会,联合新晋权臣史弥远,矫诏调动殿前军,直接把韩侘胄杀了。

事发前,皇帝宋宁宗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韩侘胄已经被抓了,宋宁宗才听到消息,连忙写圣旨要放人。杨桂芝赶来哭着说,韩侘胄要废了我,还导致大军惨败,几十万将士惨死。如果要放了他,不如先杀了我。
宋宁宗一听就没主意了,最后韩侘胄还是被杀了。
瞒着皇帝矫诏诛杀朝廷权臣,这么彪悍的皇后大概是几千年历史中独一份了。武则天当皇后时,都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杨桂芝还干过两件特别猛的事情。
一件是皇帝宋宁宗没有接班人,不是不孕不育,他生了很多孩子,但是都没留住,于是就从宗室里面选人。可是,宋宁宗的生殖能力真的挺强的,不断有妃子怀孕。在这种情况下,从宗室中选出了的养子身份就很尴尬。
然后,杨桂芝就干了一件特别大胆的事情。她在皇帝有两个妃子怀孕的情况下,建议皇帝立养子为太子。更难得的是,皇帝竟然答应了。

虽然那两个妃子生的孩子也都夭折了,但是当时,没人知道会夭折。也就是说,皇帝在自己很可能有亲儿子的情况下,还同意了杨桂芝的建议,把养子立为太子了。可见杨桂芝对皇帝的影响力有多大!
后来,这个太子也死了。皇帝又从宗室中选了一个晚辈当皇子,此人叫赵竑,然后皇帝自己也挂了。再然后,就是杨桂芝的神操作了。

因为赵竑对自己不孝顺,杨桂芝就在皇帝死后,把赵竑废了,选了皇侄贵诚当皇子。贵诚改名为赵昀,也就是宋理宗。
从舞女到皇后,矫诏诛杀权臣,先皇还没走远就把新皇帝给废了。这人生,是不是比刘娥还彪悍,比武则天还生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