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创造,势能致胜:华为手机品牌变革历程研究白皮书》深入剖析了华为手机品牌的完整变革历程,为众多企业提供了借鉴意义与成功启示。
第一阶段(2003-2010):艰难起步
2003到2010年,是华为从TOB到TOC的品牌转型探索期。
2004年华为开始生产3G手机产品,但迎来的是近乎白刃战的市场环境。无奈之下,华为选择了一条利润低且令人心酸的道路:做运营商的定制机。此时华为的手机业务在消费端市场缺乏品牌效应,在公司整体业务中处于边缘地位。
随着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加剧,手机业务从利润薄如纸直接转为利润为负。开展TOB业务时,华为虽是全球著名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但在C端品牌知名度近乎为零。
但长久的坚持让华为在C端手机领域逐渐积累了开发经验,具备了供应链整合能力,为后期智能手机时代进入高端市场和产品研发跟上标杆品牌,储备了关键能力。
第二阶段(2011-2014):摸索中转型
2010年末,华为召开了被誉为战略转型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华为以手机业务为代表的终端业务,完成了三个转变和调整:
1) 产品上,从低端手机向中高端手机转变
2) 市场上,从无品牌转向自主品牌
3) 用户中心和战略决策上,从运营商转向消费者
在2012年以前,华为内部终端市场负责人,无法决定手机品牌定位。在品牌创建和打造进程中,华为与众多国内外咨询公司展开了交流,开始高度重视品牌,并对品牌的作用机理积极探索。
通过明星产品打造、专利技术要素品牌化、顾客价值创新和关联定位,华为手机品牌知名度、中高端品牌形象都有了大幅提升。在百思特看来,基于价值创造的品牌理念转变,以及拥有媲美苹果手机体验的明星产品打造,是华为从TOB向TOC转型的破局关键。
第三阶段(2015-2020):高端化升级
高端化品牌难题给华为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2016年,华为进行了品牌升级调整和品牌战略重要性的拔高,明确品牌战略是公司的核心经营战略,从战略投入和绩效上保障高端升级。在经营主线上确立品牌战略为公司经营战略核心后,华为的品牌高端化和价值创新基于业务主线、市场主线和投资主线进行落地展开。
业务主线上,华为从明星产品向金牛产品升级并持续完善产品矩阵;
市场主线上,引入了“品牌高地”,反哺国内品牌势能。
在将品牌建设纳入企业核心经营战略后,华为手机的品牌投入自然也上升到了公司战略及投资和一把手工程,将品牌建设进一步分类为品牌营销、产品营销和渠道终端营销以及顾客关系管理。
在高端化品牌价值创造和民族情绪引领下,华为手机逐步形成了值得信任的自主品牌认知和高端时尚、科技智能的品牌形象。华为手机显然走出了一种全新的品牌发展模式,在国际品牌中成功突围,实现既定转型升级战略目标。百思特咨询将其称为“价值创造,势能致胜”模式。
第四阶段(2020至今):跨品类发展
2020年末至今,是华为跨品类发展和涅槃重生的王者归来时期。美国的打压造就了更加强大的华为。在手机领域,华为的品牌势能并未伴随着销量下滑而下滑,反而通过要素品牌打造、战略级公关、供应链升级和美学设计升级让势能要素更为全面、势能层次更强大。
华为手机品牌的变革及强势崛起历程,对中国企业有着更多的借鉴意义与成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