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一首七古,巧用典故,又极具想象力

墨有云水心语 2024-11-05 06:16:44

诗歌是情感的载体,一首能被读者口耳相传的佳作,一定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又容易激发人们的想象,并具有极强的感官冲击力,从而令人过目难忘。

古代才子们学识渊博,笔触优美,其淡雅悠远的诗文中,既蕴含了浓郁的情感、深刻的道理,又为浮躁的世人提供了一份宁静的阅读空间。

那些饱尝奔波之苦的游子,也可从中寻觅一条心灵路径,能够对话先贤,可以自我调适,下面一起欣赏黄庭坚的一首诗:

寄上叔父夷仲

北宋 · 黄庭坚

少年有功翰墨林,中岁作吏几陆沉。

庖丁解牛妙世故,监市履狶知民心。

万里书来儿女瘦,十月山行冰雪深。

梦魂和月绕秦陇,汉节落毛何处寻。

黄庭坚出生于江西修水双井村,他自幼聪慧,才学兼备,乃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叔父黄廉,字夷仲,进士及第后初仕宣州司理参军,主管当地的司法事务。他在宣州办理过不少案件,每次都秉公执法,深得百姓崇敬。

黄廉后来还在其它地区担任过一些职务,虽然地位卑微,却一直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甚至不辞辛劳,四处奔波。黄廉非常喜欢侄儿黄庭坚,山谷很小的时候,就经常缠着叔父为他讲故事,彼此感情深厚。这首诗写于黄夷仲在边塞生活期间,当时他负责茶马等事宜。

诗的大意是:叔父年少时就显得才华突出,也曾在北宋文坛占有一席之地。人到中年之后,他在仕途中不断地遭遇困境,甚至快要被宦海风尘淹没。叔父处理事务驾轻就熟,就像庖丁解牛一样;他又很会体察民情,仿佛市场督察者非常了解猪肉之肥瘦。

叔父与我相距万里,音信杳然,不过我依然可以想象出,叔父经常为孩子们操心,他又不时地在冰雪皑皑、寒气逼人的大山里艰难行进。在月光的陪伴下,我的梦魂不断地盘桓在秦陇大地,但又无法追寻到叔父的足迹。

优秀的文学作品很难在书斋里创作出来,需要作者扎根生活、深入民间,不仅要有亲身体验和体察,而且还需经过反复锤炼与打磨,才能创作出具有深厚底蕴的传世佳篇,并同时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黄庭坚就感觉他的叔父具有这样的能力,开篇讲述黄廉的不凡经历,“少年有功翰墨林,中岁作吏几陆沉。”黄廉学富五车,见解独到,王安石就非常欣赏他的才学,并在宋神宗面前大力推荐他。

可惜后来王安石被罢免了宰相职务,黄廉也最终未能成为朝廷的肱骨大臣。黄庭坚通过其少年和中岁境况的对比,表达出内心的钦佩和惋惜之意。

“庖丁解牛妙世故,监市履狶知民心”,这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抒写了山谷对叔父的敬佩之情。庖丁解牛的成语出自《庄子》,形容人们掌握了客观规律,所以做事时就能得心应手,操作自如。监市履狶的成语也是源于《庄子》,履狶本指检验猪的肥瘦,引申为擅长体察、细心审阅。

黄庭坚自小苦读,对各类典籍烂熟于心,所以他可以随意地引经据典,委婉地表达出一种赞美之意。读者通过这两个成语,也能判断出山谷叔父办事一丝不苟、工作认真负责的可贵精神。

五、六句乃是作者的想象,“万里书来儿女瘦,十月山行冰雪深。”距离遥远,无法促膝谈心,但是诗人从对方寄来的书信中,可以感觉到叔父经常牵挂家事和儿女。农历十月,边塞地区天寒地冻,叔父为了完成差使,不得不在风雪中艰辛跋涉。

“梦魂和月绕秦陇,汉节落毛何处寻”,结尾抒写了作者对叔父的思念之情。秦陇代指叔父当时工作的地域,汉节象征黄廉肩负着朝廷的使命。山谷无处追寻叔父的足迹,只好期盼能在梦中与其会面,可见山谷极其真挚的情感。

黄庭坚写给叔父的一首诗,巧用典故,更是极具想象力。这首七古虽然并非黄庭坚最著名的作品,却显得情感真挚,抒写了山谷对叔父的牵挂和担心。全文未见雕章琢句,也没有形象的比喻,而是采用了成语进行描述,反而显得极其贴切,展现出黄庭坚不凡的文学功底!

1 阅读:76

墨有云水心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