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知技术:领跑“双碳”时代赋能绿色发展

业界观察 2023-06-07 22:06:40

近期,亚洲低碳技术和创新大会暨第三届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召开,会议强调中国将继续坚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战略定位,坚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中国“十四五”时期的重点推进工作,推进“双碳”行动、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碳知(青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温室气体减排相关行业的企业,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及地方政府、企业双碳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温室气体减排行业相关技术服务。

公司服务于玲珑轮胎、双箭橡胶、三元轮胎等大型上市公司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与地方政府、多地较大的海洋牧场及农产品加工厂开展合作。

碳知(青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目前入驻在创联工场·发达办公空间,我们采访了企业创始合伙人于洋,倾听他们与“双碳”的故事。

阿联:碳知(青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专注于绿色低碳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温室气体减排行业相关技术服务,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都有哪些重点服务?能够帮助客户解决哪些问题?

于洋:现在的话,我们公司重点服务主要是产品碳足迹。一方面,市场需求比较大;另一方面,国家的政策追的比较紧,这个月月初的时候,国家标准委员会刚发布了温室气体相关行业标准的征集,里面单独的提到了关于产品碳足迹的标准。而且产品碳足迹比较特殊,它是需要每一个产品都要有自己的核算标准,所以相对来说业务量很大,所以目前我们主要的精力就是放在产品的这个PCR开发上。

在能够帮助客户解决哪些问题方面,一个是企业的内部需求:因为我们做的这种产品碳足迹是遵循的是生命全周期评价思想,会把产品从最开始的原料获取、产品运输、原材料运输、产品生产、成品运输、产品使用以及到最后成品的消亡,进行整个的全生命周期的一个覆盖。这样企业会很直观的了解到他所生产的产品在同行业当中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一个水平。比如同样生产一种标号的一种钢铁的情况下,技术水平相对高的企业,产品碳排放的水平就会比较低,而技术或设备比较落后企业,他的碳排放水平就相对较高。这个就是产品碳足迹标准的一个最主要作用。它并不是去给产品本身做一个质量性的评价,而是建立了一条基准线,让企业自己对自身技术的一个考量。通过产品碳足迹,细分到产品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零部件、每一个生产过程,让企业能够清楚了解到,如何提升自身优势或者改进自身不足,这也是行业内比较急需的。

二是企业的外部需求,国际形势方面,今年4月欧盟已经正式敲定实施碳关税,目前主要是针对几项产品,对中国来说,主要受影响的产品是钢铁和电解铝。在此背景下,高碳产品成本提升,低碳产品竞争优势将得到凸显,而如何判断产品的碳排放,就需要产品碳足迹评价。

阿联:作为行业领跑者之一,咱们都做过哪些有代表性的项目,服务过哪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政府单位、国际组织?

于洋:我们目前是CCAA(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推荐的温室气体核查机构,按照《温室气体核查员注册准则》要求,为帮助认证机构准确掌握温室气体及双碳相关知识,培养更多温室气体领域专业人才,培训完成后可以申请国家认可的温室气体核查员资质。同时,也会去参与全国各地的重点温室气体排放的核查中。

公司服务于玲珑轮胎、双箭橡胶、三元轮胎等国内顶尖的橡胶企业,并与多地较大的海洋牧场及农产品加工厂开展CCER合作。

阿联:在与地方政府合作方面,公司可以提供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地区碳达峰方案定制等业务,能给我们分享一下其中的碳达峰方案定制吗?它有哪些特点?能实现哪些需求?

于洋: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就是说中国这边承诺2030年之前碳达峰,那么各个地方都要碳达峰,这个时候就会导致的什么?就是各个地区都会出台自己相关的碳达峰方案,这就是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首要的工作。

碳达峰方案主要起到提纲挈领的工作,在定制碳达峰方案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地区原有的发展水平进行模拟和计算,比如按照原有的发展水平来算,到2030年离实现碳达峰有多少差距;按照碳达峰方案来执行的话,到2030年又能否实现碳达峰?然后进行部分执行,根据地方的这个实际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基数、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单位产值的碳排放量来进行定制。

碳达峰方案的特点就是在国家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地区一种方案。因为地区特色不同,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第三产业较为发达,碳排放量相对就会较少,而像依靠第一、第二产业的城市,工业发达,碳排放量就会比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过程根据每个城市的实际情况,对一系列的因素进行系统规范测算,经过模拟建模和模型测算,最终达到方案制定的目的。

阿联:产品碳足迹可以说是企业进行绿色低碳转型的第一步,在对企业进行产品碳足迹核算的过程中,需要产品模型建立和数据采集分析,咱们是如何解决的?运用了哪些技术?咱们的优势是什么?

于洋:我们在产品碳足迹核算过程中,产品模型建立和数据采集分析主要运用的技术软件是荷兰的 SimaPro 和德国的 GaBi,这两个公用的数据库都是是瑞士的 Ecoinvent,这些是世界上公认的权威测算平台。在国内来说真正投入到实用的机构并不是特别多,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优势所在。

比起传统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我们则会在初期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不单单是原材料,还包括上游工厂、上游数据、上游供应链,还包括运输、使用和废弃,所有的这一系列数据进行采集。然后根据采集后的数据进行建模,把产品进行溯源性的分解,这种分解是非常细致的,最终会分解到基础流层面,即通过大自然直接获取的材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企业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产品在各个流程中的技术发展情况,有助于企业精准提升,减少损耗。

阿联:企业减排项目要想申请成为CCER项目并签发减排量,需要按照国家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流程进行项目开发。能介绍一下咱们是如何协助企业开发碳减排项目的吗?

于洋:首先CCER在国内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但由于项目认定不够规范、市场供过于求、参与度较低等原因,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7年暂停受理新项目,但目前有望在今年进行重启,对于部分企业其实一个机遇。

因为,CCER能够直接产生经济价值的平台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交易机制来看,全国碳市场有两大交易标的:碳配额和CCER。生态环境部门经过评估,分配给重点排放企业初始配额,在履约清缴时,若初始配额有富余(配额>实际排放量),可以在碳市场卖出配额;若配额不足,则需要购买配额或CCER用于履约清缴。

比如像光伏发电企业,本身就是新能源,不存在碳排放的产生,但经过我们减排量核查与核证、协助企业开发碳减排项目,进行减排量签发,就能获得碳配额,可以在碳市场进行卖出,通过CCER实现价值变现。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其实是对新能源企业的一种发展鼓励。

阿联:咱们未来有什么发展计划?您觉得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更好地在这个市场生存?

于洋:我们还是更倾向于做一个技术型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们几个合伙人认为技术才是这个行业最终的出路。

什么样的企业能更好的在市场生存。我认为还是得有一个能拿出来的产品,只有自己具备别人无法替代的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当你选择了一个门槛比较低的方向,同时你也拥有了很多的竞争对手。也有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行业,我当时表示就是我把脚尖垫起来时,我把手伸到最高我的指甲尖儿刚刚能搭到的那个行业就是我要干的行业,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才能过滤到99%的潜在竞争对手。所以说企业还是要尽量追求高精专发展。

阿联:国内大环境下,绿色低碳转型现状如何?之于全球处于什么发展水平?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于洋:中国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本身也是制造业大国,在碳排放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中国已经提出“双碳”战略目标,并在2030年达到碳达峰,这在发展中国家属于非常靠前的。

同样,目标定下来自然会面临挑战,国内这些年也在社会层面上大力推广,提出绿色、低碳、环保等理念,倡导人民绿色出行,比如多乘坐公交地铁,少开汽车等等。有一定成效,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这个概念推广还是比较难的,因为缺乏一个硬性的标准,像国企央企这些企业会主动设立相关部门,重点排放企业也比较重视这方面,但有的企业确实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也不明白为什么需要做,除非有强制性要求。

所以面对这些挑战,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力度,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就比如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就在不断扩大,涵盖行业也越来越广泛。同时各个城市也开始出台碳达峰方案,从各个层面上,共同努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阿联:随着“双碳”战略目标逐渐推进,您认为未来的“绿色低碳”将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和积极的意义?

于洋:在“畅行节约、绿色低碳”这方面,其实很多城市都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比如通过APP,把节能减排融入到居民的生活中去,通过倡导居民坐地铁、坐公交,给予一定的积分,可以换购代金券等,现在很多人出行都会主动选择低碳方式。对于普通人来说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也是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可以使人们逐渐远离能源过度排放带来的负面效应,保证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时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阿联:国家和政府目前对这个行业是否有相应的支持政策,对该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意义?

于洋:目前国家陆续出台很多相应的支持政策,开始提出标准化措施。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件好事,因为以前仅仅依靠倡导的力度是不够的,许多企业并不重视。所以说,未来可能随着标准化的落地,行业发展方向也会比较明确,发展会越来越好。

阿联:咱们当时是通过什么契机入驻的创联工场呢?创联工场是否对您有过一些帮助呢?您对我们的工作人员服务是否满意?未来还有哪些需求?

于洋:首先是我们有交通便利的需求,希望办公场所能够邻近1号线地铁口,然后我们在网上进行查找,进行了联系,之后就入驻到创联工场。

我们上一次举行的培训服务活动,就借用的创联工场在徐州路那边的会议室。包括平时创联工场的一些配套服务和政策服务都很满意。希望未来,在创联工场这个平台下,企业能有更好的发展。

0 阅读:3

业界观察

简介:针对各行业现状与发展的分析及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