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朝第一辅政王济尔哈朗的滑铁卢“宁远战役”

柠檬说历史 2018-07-14 14:17:42

在清太宗皇太极驾崩后,幼小的顺治帝继承了皇位。为了将诸王贝勒因为夺位之争产生的不可调节的内部矛盾尽快化解,以及完成满清王朝南下入主中原的愿望,他们组织并发动了“宁远战役”。但是这次的“宁远战役”,却使得清顺治朝第一辅政王郑亲王济尔哈朗惨遭滑铁卢!

郑亲王济尔哈朗

在“宁远战役”爆发的前夕,当满清铁骑要进攻宁远城的消息传到大明总兵吴三桂这里后,这个年轻的大明将领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决定一反之前“明奉崇祯,暗通满清”的状态,他要和满清的铁骑轰轰烈烈的打上一场。吴三桂这么做当然是有目的的,当时在关内地区,农民起义浩浩荡荡,势如破竹,惊得大明崇祯皇帝动了准备要吴三桂“撤卫内徙,拱卫京畿”的想法。但是吴三桂拥兵在外多年,家产财富多聚于宁远城,况且他麾下的十万兵马一旦离开宁远,就等同于猛虎离了山林。素来精明强悍的吴三桂是断然不会做这个赔本的买卖,离开宁远城的。吴三桂要凭借此战,显示自己的实力,抬高自己的身价。

吴三桂

说打就打,吴三桂开始调兵遣将,任命了因兵败一直寄居在自己这里的辽东巡抚黎玉田为敌前统帅。为什么安排黎玉田为敌前统帅呢?因为这位辽东巡抚誓死效忠与大明,是准备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的忠勇之士。况且,两军对垒,生死厮杀是最容易接下仇恨的,当初的袁崇焕不可谓不是一个好的统率,使得清太祖努尔哈赤兵败身亡,让满清全族恨他入骨,最终一代名将袁崇焕还是死于皇太极的离间计之下。因此,在自己没有最终决定是忠于大明,还是降于大清之前,任命黎玉田为统率,给自己留一手退路无疑是更为妥帖的。

此一战,顺治皇帝的第一辅政王济尔哈朗本就是大清的“福将”,但并不是“战将”。而且在十七年之前的宁远城下,袁崇焕将努尔哈赤打败的事情,至今仍然深深的烙印在满清的将领士卒心中,还未开战,心却先凉了一半。只因袁崇焕和宁远城的威名太大,震慑的郑亲王济尔哈朗手足无措,最终下了错误的作战命令。奇兵突袭,没有先打懈于防备的宁远城,而是舍近求远的打了小小的中前所和中后所。而这两个小地方里驻扎的兵马虽然不多,但却个个是视死如归的大明勇士。只这两场小战役,不仅没有像郑亲王济尔哈朗想象的那么迅速和轻松,反而是让突袭而来的八旗兵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更是把八旗兵的锐气磨得损失殆尽。等疲惫不堪的满清将领士卒掉过头来攻打吴三桂的宁远城的时候,吴三桂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战斗仅仅持续了一天,“宁远战役”以满清失败结束了,八旗兵溃散了,一队一伙的丢盔弃甲的溃逃着。郑亲王济尔哈朗带来了五万兵马,最后却仅仅剩下两万一千人的残兵败将。这一战过后顺治朝第一辅政王的声威和郑亲王几十年以来谨慎持重的声望统统都不在了。班师回朝之后,原本次于他的第二辅政王睿亲王多尔衮又巧取豪夺的攫取了济尔哈朗主管的刑部,并且将他的第一辅政王的称号变得名存实亡。

不得不说,“宁远战役”是顺治朝第一辅政王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滑铁卢,自此之后,郑亲王济尔哈朗在朝政上的发言权越来越小,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名誉声望更是不复存在了。

2 阅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