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我想了很久,本来还想过“快车跌到,外卖吃饱”,后来想了想,还是具体的企业名字更有代表性吧。同样是疫情的影响,同样属于互联网企业,同样是平台企业,在今年疫情的大考验之下,却走向了截然相反的方向。打车的人少了,点外卖的却多了。
这次新冠疫情,导致大家都宅在家里,出于安全考虑,出行减少,汽车、火车、飞机、轮船,能停都停了,网约车也自然难以幸免。
比如这次疫情中心的武汉,滴滴暂停了服务器将近100天,根据市交通局的部署,今天,也就是4月30日零时在武汉恢复运营,滴滴顺风车、代驾业务也同时开启武汉市内服务。这近百天的业绩损失可想而知。另有朋友爆料,而很多滴滴司机疫情期间的收入也得不到保障,有的人开车营运三四个小时,仅仅获得了一个订单,收入才6.9元。于是很多网约车司机都呼吁跑腿和外卖业务能向他们开放,以此来提升收入。
不仅国内,国外更严重。戴姆勒和宝马旗下的网约车项目已经开始进行裁员操作,Uber的网约车司机也开始从商家接外卖订单,以此来提升业务订单量。可以说受到疫情的影响, 网约车市场正在遭遇巨大的困难。毕竟被隔离在家,想出去坐个网约车,也没可能。
而反观外卖企业,则是另一番火爆景象。由于大家不能出门,或减少出门。宅经济成为刚需。点外卖成了生活不可或缺一部分。更夸张的是,疫情期间,美团买菜,送菜到家,送药到家,等这种以前半死不活的商业模式还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期间去超市,看到顾客没几个,但是超市的外卖包裹倒是出奇的多。类似沃尔玛、家乐福这些商超巨头,由于门店顾客极少,几乎变身成为大型仓库,而线上外卖订单则成为了疫情期间他们的救命稻草。我常去的一家大超市,拿出了近一半的结账区域面积专门走线上订单,忙的不亦乐乎,骑手们人头攒动。同时由于小区封闭,外卖员不需要送货上楼,反而提高了送餐效率。增加了送餐单笔数,增加了外卖员收入。
上图,克服困难送餐,疫情打不到的外卖需求。
疫情期间,同样是众包类型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呈现的两极化发展现象值得大家思考。外卖和网约车的PK本质不是电动自行车和汽车的PK吗,而是出行需求和宅家经济的PK,外出和宅在家本就是对立,此消彼长。在疫情期间,骑手胜,司机输了。
关于未来的判断,我想网约车会逐渐恢复正常水平,但是借力“宅经济”的外卖企业,将会有更快地发展,毕竟美团的老板现在已经是中国排名前三的富豪了。
随便差评[得瑟]
疫情期间的外卖是减少了而不是增长了
美团真是不想说啥。希望有别的公司顶上来,再差也不能比这差了吧
别吹王兴了。美团黑心老板黑心企业火不了多久。
昨天晚上有人就让我给他清走门口所有垃圾。我说你也是垃圾要我帮你清走吗?总共就4.7取 送 七八公里上楼还清垃圾真是一肚🔥
希望滴滴倒闭。
现在跑一单外卖都到两块七了,王总加吧劲争取年内控制到两块以下。我不跑了,努力找个工作,我安心回去上班行不。[笑着哭]
现在一个投诉差评不满意就能让骑手放一天假,连续两个就能上骑手失业!有的货色点个外卖成了大爷,让扔垃圾捎带东西,甚至楼下打水等等
离卸载美团众包不远了,实在搞不下去了[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