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手握32个奖项的“竞赛收割机”
他,是43门课满绩的“大学霸”
他,是三年独立承担学费的“自强超人”
跟着科科一起来认识一下“他”吧

侯广亮,中共党员,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部2021级冶金工程专业学生。三年里,他积极参加各类竞赛,赢得11个国家级奖项、9个省级奖项、12个校级奖项,取得了“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最终以专业综合成绩第一拿到保研资格,现已直博山东大学。
从竞赛”小白“竞赛”狂魔“
“别人午睡我刷题,别人追剧我建模”
每一份成就的背后
是“晚睡早起星人”的默默奋斗
课程满满的大一
侯广亮时时关注创新创业学院官网
寻找合适的比赛报名
自己搜集视频去了解相关竞赛
基本赛制和对应的技能
夜以继日的努力迎来了第一个收获
他参加的第一个比赛“企业模拟大赛”
靠自己获得了省级三等奖
“以赛促学”从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
从大一开始,侯广亮就利用寒暑假学习数据分析、可视化技术,练习Matlab、Python、Visio、Origin等编程、画图工具,准备各类比赛,查阅文献,学习相关方法,每天学三四个小时。
“大一尝试、大二积累、大三收获”
这三年里,侯广亮一共参加了40多场比赛,获奖的有32个,由他担任队长的有26个。学校要求学生毕业时创新创业学分达到3分,他却有103.5分。
学业、科研、学生工作“三抓手”

“我要拿到奖学金和保研名额!”
侯广亮课上认真听讲、课后看网课和PPT复习,几乎每门课都能记满一本笔记本,现已有43门课程获得满绩。大一上学期,他在整个年级排名前25,坚定了他的想法。
学霸秘笈
平时打好基础的同时,每次考试前的两周,是侯广亮的重点学习时间。他独创“思维导图记忆法”,他会先把课本“读薄”,根据主要知识画下各种思维导图,再把课本“读厚”,在记熟思维导图后把其他知识补充进去,多次记忆。同时,他经常做题,并把错题专门整理,直到对应的知识点彻底掌握。

“很感谢我的班主任刘昱老师!”
对侯广亮来说,刘昱老师亦师亦友,刘昱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上都给了他很多帮助,也加强了他保研的信心。大二暑假时,侯广亮加入了刘昱的课题组,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做实验,最终在大三下学期,他成功以第二作者在《钢铁研究学报》上发表一篇论文。
侯广亮不仅学业出色,还积极投身班级事务,大二时主动担任班长并一直坚持。面对挂科同学,他热心帮助,提醒选课重修,带领办理相关事务,还出借笔记。
自立自强,减轻家庭压力自己解决学费
“爸!我成功保研回山东了!”电话那头,侯广亮难掩激动,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对于出身山东济宁农村家庭的他而言,这是多年努力的成果。
“我多省点钱,父亲就少辛苦一点!”
侯广亮家中六口人,仅父亲一人作为主要劳动力。高考结束,懂事的他便决心为家庭分忧。大一开学前,他拿出积攒多年的压岁钱和零花钱交了学费。进入大学,他依旧保持节俭。
有了第一次自己交学费的经历后,侯广亮暗下决心,以后都要自己承担学费。为此,他全力争取奖学金、竞赛奖金 。每年学校发放相关奖励后,他立刻拿去交学费,三年来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学费。
“父母虽不善言辞,但每次过年都会在亲戚面前夸赞我!这更坚定了我继续努力的决心。”
侯广亮
谈及选择直博的原因,侯广亮坦言,虽然充满挑战,但博士毕业后工资更高,直博补贴多且时间短,他渴望早点为家庭减轻负担,并且打算在博士期间自己解决学费和生活费。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一定会成功
但每一次努力,都是幸运的伏笔
人生路上
每个人都是风景
这风景的好与坏
都取决于自己的活法和姿态
在最美的时光
我们保持那份执着与勇气
去追逐梦想
像侯广亮一样
成为了更好的你自己
编辑:黄瑛
文字:黄宏杰
素材来源:武科大新闻网
责任编辑:覃宇
审核:蔡路
出品: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