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侄女参军后,周恩来生气转告部队:再不把她退回,我就下令了

思枫谈历史 2023-03-02 14:16:11

1963年,周总理对身边的人说道:“我参加革命时,一个亲戚也不来找我,一当总理都来了,有一百多个。”

周总理所在的周家是个大家族,亲戚多,为了树立好的家风,周总理亲自制定10条家规。

所谓周总理“十条家规”,无非是看戏要买票、到食堂吃饭要排队、不准动用公家车子以及不许请客送礼等。比如家规第九条:“不得说出与周总理的关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能蹭我的热点。

然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规定就是第十条规定。而第十条规定的内容是:不搞特殊化、不谋私利。

那么,什么是谋私利?什么特殊化?接下来我们来简单举两个例子。

周总理要求侄女周秉建不能搞特殊化、不能谋私利

周秉建,1952年10月出生于北京市,她的父亲周恩寿,是周恩来的亲弟弟。在周家六兄妹中,秉建排行最小。

她是在1968年奔赴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当时她只是一名初中毕业生,在大草原上劳动生活已两年的她,学会了骑马、放牧等劳动技能。就这样,1970年底,周秉建和其他几名知青应征入伍。

当兵入伍不久,在元旦那天周秉建来到中南海西花厅探望伯父伯母。

可她万万没有想到,周总理见到她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她:“你能不能脱下军装回到内蒙古去?”

周秉建赶紧解释:“自己没有“走后门”,之所以能够参军入伍,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努力。”

可周总理却告诉她说:“那也不行。你应该将参军入伍的机会让给其他蒙古青年。因为如果部队不是看在你是总理侄女的情况下,可能根本不会把这个名额给你。我们不能搞这个特殊,一点也不能搞。你应该让贫下中农和工人的子女到部队,把参军的机会让给他们,你在边疆一样嘛。当民兵也可以保卫祖国。”

尽管有点情绪,但周秉建还是答应了伯父的要求。

那天,为了更好地教育侄女,周总理还特意将自己秘书家的三个孩子一同叫到了西花厅。

在西花厅里,周总理看着四个孩子,欣慰地说:

“你们都是毛主席的好孩子,不能谋私利。你们要去基层,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在劳动中锻炼……现在走后门的太多了,秉建走虽然的是‘正门’、‘前门’,但还是要让她回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就这样,周总理一方面做侄女的思想工作,一方面亲自向北京军区的负责同志提出:“你们再不把孩子退回去,我就下命令了。”

1971年4月,周秉建重返草原的要求得到了批准。离开北京前,周总理有些不放心,他见到侄女时还在问:“你想通了吗?秉建同志。”

邓颖超在旁边说:“你听见了吗?你伯父称你是同志呢!”

这时周秉建已经在思想上和情绪上都有了很大转变,痛痛快快地回答:“我已经想通了,请你们放心。”

可是周总理仍在百忙之中安排时间和侄女谈话,叮嘱她:“回去还是要和牧民们在一起劳动,这一点要百分之百做到。”之后,周秉建回到内蒙古大草原工作了。

1972年,她从内蒙古回到北京探望伯父,伯父认真地和她谈起了婚姻问题:“你能不能找个蒙古族小伙子呀?汉朝时期,王昭君不就是做了蒙古族人的媳妇了吗,蒙古族青年是很不错的。”

周秉建记住了伯父的这番话,也是天赐良缘,后来她遇到了蒙古族青年拉苏荣,与他结为夫妻,周秉建说,应该说伯父对我讲的那番话有很深的意义,他是为了民族之间的大团结。

拉苏荣和周秉建

周总理要求侄子周尔辉不能搞特殊化、不能谋私利

侄子周尔辉的父亲是烈士,周总理将其接到北京抚养。当时北京办有干部子弟学校,是专门培养高级干部子女的。但周总理没有让周尔辉上这样的学校,而是让他到普通中学学习。

后来,周尔辉在北京钢铁学院任教,1961年结婚,学院领导为解决他夫妻分隔两地的难题,把他爱人从淮安调到学院子弟小学任教。周总理知道后非常生气,对侄子批评道:“你为什么搞特殊化?你作为我的亲属,要带头执行,不能搞特殊化。照顾夫妻关系,为什么只能调到北京?而不能调到外地去?”于是,周尔辉和爱人听从周恩来建议,放弃已办好的手续。

最终,周尔辉夫妇一起调回了淮安工作。周总理说,我自己没有孩子,但要教育侄子侄女走自己这一条路。

结语

周恩来曾多次谆谆教导晚辈:“要否定封建的亲属关系,要有自信力和自信心,要不靠关系自奋起,做人生之路的开拓者。”他还特别叮嘱晚辈:“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我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以谋私利。”

所以,在周恩来的侄子辈以及第三代的登记表里,都找不到与周恩来的“关系”。周恩来还吩咐晚辈要将“不靠关系自奋起”这个准则代代相传下去。

然而,对周恩来严格的家风,不仅他的晚辈们感触颇多,邓颖超体会更深。她曾经感慨地说:“当周总理的夫人其实很难的。”周恩来和邓颖超共同生活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一辈子,但从来没有违反过组织原则。他们结婚后曾经协商,两人可以在一个地方工作,但不要在一个具体部门共事。几十年间,他们都遵守了这个约定。

0 阅读:26

思枫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