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巴基斯坦为何没有趁机夺取克什米尔?

世界纵横 2025-04-26 09:28:00

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位于南亚西北部,面积约17.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86万。克什米尔的地理位置重要,处在青藏高原西部与南亚北部交界的过渡地带,东侧是我国新疆和西藏,北侧和阿富汗的瓦罕走廊接壤。自从1947年,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成为印巴主要矛盾之一,引发了多次印巴冲突。

1947年10月,刚刚独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因克什米尔问题大打出手,这场战争印度取得了优势。到1949年1月1日起,两国停火后,印度占领了克什米尔五分之三土地和四分之三的人口,巴基斯坦只得到五分之二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印巴划定停火线之后,巴基斯坦上下普遍将这场战争视为耻辱,决心等待机会,夺取全部克什米尔。这种夺取土地的机会,实际上并不多,印度的版图比巴基斯坦大,人口比巴基斯坦多,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更加强悍。

第一次印巴战争之后,印度的国力一直在上升,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巴基斯坦很难得到夺取克什米尔的机会。但第一次印巴战争之后,印度又迫使不丹和锡金签订了《维持现状条约》,继承了英国的各种特权,实际控制了不丹和锡金。1961年12月18日至19日,印度又出兵果阿,击败了葡萄牙守军。印度自信心爆棚之后,又开始挑衅中国,不断挑起中印边境纷争。1962年10月20日,我国开始了对印自卫反击战。对于巴基斯坦来说,这场战争是一个机会,而且非常难得。但巴基斯坦却没有作出反应,错失了这次机会。那么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巴基斯坦为何没有趁机夺取克什米尔呢?

第一,先天不足。巴基斯坦独立后,存在很多缺陷,可以说是先天不足。1947年2月21日,蒙巴顿继任英属印度总督,提出了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方式来实现印度的独立。而印度是英属印度的主体,拥有完整的政府架构,巴基斯坦属于英属印度的地方,没有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架构,需要重新建立。包括军事也是如此,印度基本继承了英属印度军队的国防架构,巴基斯坦则需要重新建立。

因此当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时,这个国家既没有成型的行政体系,也没有完整的国防架构。以真纳为首的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在分治前从未建立过有效的地方政府,也没有国家管理经验。更致命的是,巴基斯坦分得的军事资源仅占原英属印度军队的17%,且多为后勤和辅助部队。在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建立了简单的国家架构,时任巴基斯坦总理利亚卡特·阿里·汗就曾经直言:"我们正在用纸板搭建国家。"

第二,内部纷争。1947年印巴分治,是根据宗教信仰将英属印度拆分。英属印度的穆斯林分布在两大地区,分别是现在和巴基斯坦和现在的孟加拉国。按照蒙巴顿方案,这两个相距1600公里的地区被强行拼接成"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孟加拉国当时被称为东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独立后,统治集团主要来自西巴基斯坦,东巴虽然占据全国56%人口,但在中央政府官员中仅占15%的职位。在经济方面,东巴作为黄麻主产区贡献了全国70%出口收入,但发展资金却源源不断流向西巴。这导致巴基斯坦内部矛盾重重。当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后,巴基斯坦内部围绕着是否出兵克什米尔进行了激烈讨论。主张拒绝出兵的一派认为,巴基斯坦内部矛盾重重,一旦爆发战事,担心东巴问题扩大,而且巴基斯坦外汇储备仅有1.2亿美元,难以支撑长期战争消耗。而陆军总司令穆萨·汗主张出兵,他认为只要出兵,至少可以夺取大部分克什米尔。

第三,印度有防备。1962年中印战争时期,尽管印度军队在战场惨败,但尼赫鲁仍然在克什米尔驻扎了大量军队,没有将其调往中印战争前线。巴基斯坦情报机构调查发现,当时印度西部军区在克什米尔仍保持着4个整编师约6万人的防御力量。巴基斯坦认为,印军在克什米尔的实际战斗力并未因东线战事显著削弱,贸然进攻可能陷入持久消耗战。综合这些因素,当时巴基斯坦做出了放弃出兵的决定。

2 阅读: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