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在上海叱咤风云,却遗嘱后人不许入黑道,他的儿女现状如何

同巍聊历史 2024-04-14 05:18:45

如果要讲旧上海的故事,那必定绕不开杜月笙。

“上海皇帝”“上海三大亨之首”“上海三百年帮会第一人”“上海三大流氓”……这些都是杜月笙的代名词,但不是对他的完全概括。

之后不少影视剧都曾对他的形象进行塑造,其中电影《建国大业》,冯小刚饰演的杜月笙应当算得上是相对成功的一个。

电影中“杜月笙”每次出场,都是一副典型的民国黑帮大佬形象。

头戴黑色礼帽,脸上架着一副圆墨镜,身着中式黑色长衫,两手叠放拐杖之上,身旁跟着一群黑衣黑帽的小弟。

电影中的“杜月笙”,一副墨镜是点睛之笔,将他这一人物塑造得经典。

可据杜月笙的女儿杜美如回应,真实的杜月笙却从不戴墨镜,这一点瞬间就让人觉得他身上的“黑”少了几分。

实际上来说,与同时期上海几位黑帮大佬相比,杜月笙确是一位亦黑亦白的人物。

他常说人的一生要吃好“三碗面”,人面、场面、情面,吃得好,才能如鱼得水,万事顺利。

自己也是凭借吃好这“三碗面”,才在势力盘根错节的大上海,闯出一片天地。

那么这“三碗面”到底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凭借它们,在上海开辟出自己的天地呢?

谦谦君子形示众人,紧抓子女教育

作为黑帮大佬,杜月笙不愿别人称自己“杜老板”“杜老大”,却偏爱“杜先生”这一称呼。

据杜月笙回忆:当时一月学费只需五角,可家中实在困难,只读到第五月,便再也缴不起学费,从此停了学。

许正是因少时家境贫寒,囊中羞涩,导致其未曾受过教育,所以一直对文化追求甚高。

在上海站稳脚跟后,他利用人脉广结名流,常邀请章太炎、杨云史、江一平等上海文化界鼎鼎有名的人物,一同聊天吃饭。

在他们面前,杜月笙从不以自己的身份为傲,反而摆得一副虚心请教的学生样,请他们教导自己。

他知道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大字都不识得几个,便专门请老师来教,同时还特意请了位专门讲史的说书先生,每天为他讲《三国》《水浒》。

不得不说,在对待文化这方面杜月笙是极认真的,他不仅为此努力学习历史知识,还曾勤练书法,练得一手漂亮的小楷。

为督促自己学习,他在自己府上门厅处悬挂了一副对联,“友天下士,读古人书”,每天一进门,抬眼就能望见。

还总是身穿一袭长衫,以彰显自己文化人的形象,且纽扣一定要系到最上面一颗,无论天气如何,都不曾更改。

他自己是如此,也见不得帮下弟子衣冠不整,袒胸露背,用他的话就是“做人要注意人面”。

经过长期的文化熏陶,杜月笙可以说是脱胎换骨,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属于知识分子的书生气。

著名报人徐铸成晚年回忆起第一次见杜月笙:

“我本以为像他这种人,定是青面獠牙,横眉立目,结果见面时,发现对方竟是个言谈举止都很斯文的老人。”

自己年少时没有好好学习的条件,文化不高,杜月笙便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在女儿杜美如的记忆中,有一次外语考试她的成绩很差,父亲知晓后很是生气,当即就用鞭子抽打她,手下一点未曾留情,腿上的伤足足养了半个月之久。

而面对儿子杜维藩在一次大考时逃考的行径,他也丝毫不留情面,下令手下将其找回后,当着众人的面,狠狠打了儿子两个耳光,并罚跪两个时辰。

在他的严厉教导下,他的儿女没有一人跟他一样走上黑道,反而都光明正大地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两个女儿,

一个杜美霞,在台湾开设“孟小冬国剧基金会”,专门用于培养京剧人才,宣传和发扬京剧文化。

八个儿子中,长子杜维藩在银行做高级职员;次子杜维垣长期定居美国,在联合国秘书处工作;

三子杜维屏、四子杜维新则一直在巴西、美国等地经商;五子杜维翰从军校毕业后,便一直留在上海工作。

与其他几位相比,七子杜维善活跃在大众视野中较多。

杜维善是一名收藏家和古钱币研究员,曾多次向上海博物馆捐献古钱币,为此馆中还专设“维善钱币馆”,一供参观,二为感念他的捐赠。

如此看来,“三碗面”中的第一碗“人面”,杜月笙是吃得相当不错。

第二碗“面”讲究场面

杜月笙四岁时,他父亲的生命就被一场大病夺走,他只好跟着继母张氏生活。

父亲的去世,令本就困苦的日子雪上加霜,他年纪尚小,没法赚钱,于是家中的所有开支都靠继母一人承担。

也许是这种日子实在令人疲累,继母张氏在某个寻常早晨失踪,没人知道或者本就不关心她究竟在哪里。

十几岁的杜月笙无处可归,只能混迹在茶楼赌坊之间。时间一长,听着赌桌上骰子叮当作响,桌旁有人欢喜有人忧,他不免感到有些手痒。

于是,他带着“万一老天眷顾我”的想法,一头扎进赌博之中,结果欠下一大笔钱。

没钱还债,他就盯上家里的老宅,想将其偷偷卖掉换些钱,但还没等计划实施,就被舅舅察觉到风声,将他从赌场捉回,在祠堂罚跪。

这样一来,卖老宅的方法行不通,他没钱,只能去投靠最疼爱他的外婆。

面对这个不争气的外孙,外婆是又气又恼,但又无可奈何。只能掏出所有积蓄,又到处求人,为其找到一份水果店跑腿的工作。

在离家那天,裹小脚不方便行远路的外婆坚持送他到火车站,然后掏出身上仅剩的钞票,薄薄的两三张。

在这一刻,杜月笙终于忍不住崩溃痛哭,他当即跪在外婆面前,磕下三个响头,承诺:“我一定会出人头地,为咱们家,为您挣一份面子!”

因此在成为“上海三大亨”之首后,杜月笙为光宗耀祖,决定在上海重新建造一座杜家祠堂。

祠堂落成典礼当天,杜月笙的场面可挣得足足的。

当天的杜祠门前,摆放着各界名人送来的题匾:

徐世昌的“敦仁尚德”,张学良的“好义家风”,孔祥熙的“春门从德”等等。

最值得一提的,当属蒋介石也差人送来“孝思不匮”的金匾。

且当日杜月笙整整雇来六个仪仗队,浩浩荡荡地举着几十面杜字旗,前后随行的,则是由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巡捕人员组成的车队。

这些一个足够排面,可杜月笙还不满足,又请来一支百人乐队奏乐,在前方为杜家的祖宗牌位引路。

牌位都是用特意定制的“神轿”抬着,前面八面特大的铜锣开道,百个彩衣少女捧着花篮、大香炉,随轿前行。

到此,这场面还没完,到码头后,十四艘汽轮摆渡船静静停泊在江面上,气势浩大。

杜月笙这一生追求场面的事情做得不少,而这次祠堂的落成典礼,则是最成功、最宏大的一次。

只干雪中送炭的事

杜月笙自己也曾说过,这第三碗面“情面”是最难吃好的一碗。但他本人将这碗面吃得可是“津津有味”。

当时的上海流传着一句话: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大家最为熟知的一件事,拜访章太炎,见其生活困难,想帮一把,但顾及其知识分子的脸面,只临走时将银票压在茶碗之下,不叫人发觉。

此外他还经常在街上施粥,对于重复领粥的乞丐,他不像黄金荣那样严加防范,派人严防死守,而是认为他们也有脸面,需要尊重,便从不多问。

虽然杜月笙从前生活贫苦,知道钱财的重要性,但他从不吝啬,经常散钱出力结情面。

别人请他帮忙,需要出钱他就帮忙出钱,需要出力出面,他就帮忙出力出面。

他坦言:“我从不做锦上添花的事,只干雪中送炭的事!”

杜月笙之所以比其他几个黑帮头目名声好一些,除经常广结善缘外,最重要的他还曾积极进行抗日活动。

抗战开始后,杜月笙主持筹募,用筹集到的一百五十余万,送去支持前线抗战。

此外,淞沪会战期间,他不仅带头指挥自己公司的轮船全部驶向江面,凿船沉江,堵塞长江航线,顺利打乱日军的进攻计划。

且在后期得知驻守在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缺乏食物充饥,仅用一天时间便为其送去二十万张饼。

虽然杜月笙一直站在蒋介石的阵营,可在民族存亡的危难之际,他也曾赠送一批军中急需的通讯器材、装甲保险车、防毒面具给八路军。

因此,当时黎元洪曾送他一副对联,上面写着:

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如此看来,将杜月笙比作春申君,是再合适不过的。

黑大过与白,罪大过与功

虽然杜月笙这人有“白”的一面,但他毕竟是和另外两位一并被称为“上海三大流氓”,人人喊打,他犯下的罪孽可不少。

杜月笙本身起家,就是靠与黄金荣、张啸林,合开做鸦片生意的三鑫公司。

而且三鑫公司还掌握着上海一半的赌场、妓院,这些地方都成为滋长罪恶的温床,导致许多家庭支离破碎。

同时,他所在的青帮,是上海势力最大、犯下罪状最多的黑帮派,勾结军阀政客,欺行霸市,绑架勒索,逼良为娼,贩卖人口,扰得上海人民苦不堪言。

更甚者,他还曾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帮助蒋介石大肆迫害残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当时作为上海总工会委员长的汪寿华,为摸清国民党究竟有何居心,独身赴了杜月笙设下的鸿门宴。

宴会上,杜月笙见拉拢不成,当即撕破脸皮,将其打晕装入麻袋,运送至上海西郊,生生活埋致死。

二十六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纪,革命领袖汪寿华的生命却永远止于此。

之后更是一直支持蒋介石,做出过许多违背人伦、欺压百姓、迫害进步人士的事情。

因此,客观来说,杜月笙这人虽有“白”的一面,但较其“黑”的一面,实在占比不多。

结语

对于如何吃好这“三碗面”,杜月笙曾说下等人没本事有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

他这一生,讲究人面,追求场面,广留情面,可谓是将这“三碗面”的智慧挥洒得淋漓尽致。

但是这些都无法掩盖他所犯下的种种罪状,他带给人民的伤害是真实的,助长社会不正之风是真实的,迫害阻挠革命也是真实的。

他做出的那些所谓的“情面”,绝大多数反而助长了对百姓的压榨欺凌,令上海人民长期生活在阴影之中。

对于杜月笙,我们不否认他拥有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不能忽略他犯下的种种罪行。

-END-

【文|过冬】

【编辑|长庚】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