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缝里蹦出的反骨:孙悟空为何必须无父无母

一壶浊酒看昭烈 2025-03-31 19:16:39

东海之滨有块顽石,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围圆。

这石头吸了万载日精月华,忽地炸裂开来,蹦出个金睛火眼的毛团儿。您瞅这猴儿甫一落地,两道金光就直冲凌霄宝殿,吓得玉帝老儿差点打翻琉璃盏。

女娲娘娘炼石补天的传说早就在民间生了根。

那补天剩下的五彩石落在花果山顶,成了天地灵气的大漏斗。老百姓逢年过节总爱往石头缝里塞供果,都说这石头是通灵的神物。

到了吴承恩笔下,这块灵石偏就养出了个敢掀翻森罗殿的泼猴。

您细琢磨,这不正是老百姓心里那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火苗子?

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子,天生地养无牵无挂,正应了那句老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您瞧那孙猴子闹龙宫抢金箍棒,分明是庄稼汉抄起锄头要跟地主老财较劲。

下地府勾生死簿,活脱脱是走投无路的流民要砸烂衙门里的红头账本。

待到偷蟠桃盗御酒,那架势简直比闯进县太爷后厨的饥民还利索。您说玉帝老儿给他个弼马温,可不就像官府给造反的头目封个九品巡检?

这泼猴掀了案桌就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话搁在明朝那会儿,保不齐就得吃锦衣卫的绣春刀。

要说这石头里养出的野性子,倒让咱想起隋末瓦岗寨的好汉。

程咬金三板斧劈开隋朝的天,李密在洛阳城里称魏公,哪个不是天生地养的野路子?您看那孙悟空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倒似极了单雄信被押赴刑场还要唱《断密涧》。

老百姓就爱看这些个"不守规矩"的故事,仿佛自己也跟着大闹了回天宫。

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们跟着美猴王吃香喝辣,待到大圣被压山下,这群猢狲转眼就作鸟兽散。

您道这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主儿,纵有七十二般变化,到底少了人间烟火的牵绊。

取经路上三打白骨精,唐僧念紧箍咒时,这石猴儿疼得满地打滚,倒显出几分人情味儿。

原来这天生天养的灵物,也要在红尘里滚三滚,才懂得紧箍儿不是枷锁,倒是师徒的缘分。

长安城里的说书人把这段故事说得唾沫横飞,茶楼里的贩夫走卒听得眼泛泪光。

您看那蹲在墙角听书的乞儿,恍惚间觉得自己就是那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大圣。

待要学那猴儿翻筋斗云,却被巡街的衙役一棍子打回现实。

现实中人总是有羁绊,有了父母,有了儿孙,很多事便做不出来,而孙悟空是个是个石头里蹦出来的,因此做起事情来,真正的能做到毫无顾忌。

这故事传了六百年,倒比那凌霄殿的蟠桃还长寿。

0 阅读:10

一壶浊酒看昭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