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深夜接到父亲电话的。
“你弟弟快出生了,我和你后妈现在手头紧,家里开销太大。从下个月开始,你每个月打4000块钱回来,算是赡养费,也算帮着养你弟弟。”电话那头,父亲的语气一如既往地不容置疑,甚至听不出任何商量的余地。
我愣住了。
“弟弟?4000块?赡养费?”这些词像一根根针,扎得我从头到脚发麻。
电话那头,父亲继续说着什么,我却几乎听不清了。我只觉得脑子嗡嗡作响,心里一阵翻腾。
母亲去世不到两年,父亲再婚也不过一年,如今他的“新家庭”又即将多一个孩子,而我竟然要为这个家庭买单?这算什么道理?
“爸,我不是不想孝顺您,可是……”我试图解释,可话还没说完,父亲便毫不留情地打断了我。
“你妈没了,你这个当儿子的就得替她尽孝道!况且你现在在城里工作,一个月挣那么多钱,这点小忙都不愿意帮?你弟弟以后能不能好好成长,就全靠你了!”父亲的语气越来越重,隐隐透着几分责备。
电话挂断后,我坐在床边,久久没有回过神。这一夜,我几乎彻夜未眠。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洒进屋子,冷冷清清的,就像此刻我的心情。
父亲的话让我陷入了回忆。
我叫林然,今年28岁,是一个普通小城家庭的独生子。
小时候,我的家庭虽然算不上富裕,但也过得去。
母亲性格温柔,虽然有些软弱,却是家里最温暖的存在。
她总说:“林然,家里有你就好了,以后长大了,你一定会是我的骄傲。”而父亲呢?
他性格暴躁,话不多,却总是说一不二。
从小到大,他对我更多的是严厉,似乎从未给过我一丝温情。
母亲的离世,是我人生中最大的痛。
那是在两年前的一个冬天,她因为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去世了。
噩耗传来的那一刻,我整个人仿佛被抽空了灵魂,陷入深深的自责与悲痛之中。
母亲的最后几年,我因为忙于工作,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甚至连她病重时都没能好好陪在她身边。
母亲走后,父亲表现得异常冷静,甚至冷漠。
他没有像我一样沉浸在悲伤中,反而很快整理好情绪,处理了母亲的后事。
丧事刚结束,他便开始清理母亲的遗物,把家里所有与母亲有关的东西全部清理得干干净净。
那时,我隐约觉得不对劲,却又无从开口。
直到一年后,他突然告诉我,他要再婚了。
“林然,爸不想一个人孤独终老,你妈走了,我也得为自己考虑。”那天,父亲在电话里这样跟我说。
我没有反对,但也没有祝福。父亲的决定,对我来说既突然又无奈。我心里有些苦涩,却硬生生压了下去。毕竟,这是他的自由。
父亲再婚后,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每次打电话,他总是匆匆挂断,要么说自己忙,要么说在照顾后妈的女儿。有一次,我试着问他:“爸,刘阿姨对您好吗?”他的回答让我愣住了。
“她人还不错,就是花钱有点厉害。再说了,她怀孕了,我得多照顾她。”父亲语气平淡,却让我心里五味杂陈。母亲去世不过一年多,父亲竟然又要有一个孩子了?我压抑着心中的复杂情绪,告诉自己不要干涉他的生活。
转眼间,父亲的生活重心完全转移到了新家庭。他开始频繁向我打电话要钱。起初,他只是说家里生活费紧张,让我每个月给他打2000块。我想着,母亲去世后,父亲确实不容易,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可没想到,几个月后,他又开口要钱,理由是给后妈买营养品。
“爸,我工资也不高,之前给您的钱够用了吗?”我试探着问。
“你什么意思?”父亲的语气瞬间变得严厉,“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现在让你孝顺孝顺我都不行了?再说了,刘玉肚子里怀的是你弟弟,以后也是你的亲人,你现在帮帮他怎么了?”
那一刻,我心里像堵了一块石头,沉甸甸的。父亲的逻辑让我无力反驳。在他的观念里,父母永远是对的,儿女永远欠着父母的情。可这一次,他要我每个月拿4000块,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
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时我刚上小学,有一次考试没考好,父亲大发雷霆,把我的试卷撕得粉碎,还罚我跪在客厅写检讨。
母亲抱着我哭,求他不要那么狠,他却冷冷地说:“男孩子不吃点苦,长大了能做什么?”父亲对我从来没有过温情,更多的是冷酷和高高在上的威严。
可是,即便如此,我心底仍然渴望他能温柔地对待我一次,哪怕只有一次。
第二天,我终于鼓起勇气打电话给父亲,说出了藏在心里很久的话。
“爸,我知道您不容易,我也愿意尽孝。但养弟弟是您的责任,不是我的义务。每个月2000块,我还能承担,但4000块,我真的承受不了。”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冷冷地说:“你就这么点出息?你弟弟以后要读书,要生活,你就这么计较?你妈要是知道你这么不孝,她得多伤心!”
听到这里,我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
“爸,您说我妈会伤心,可我妈如果还在,她会同意让我养您和后妈的孩子吗?您真的觉得,您现在做的事情,对得起我妈吗?”
电话那头,只剩下沉默。
从那以后,父亲不再强求我每个月打4000块,但他对我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每次打电话,他总是敷衍几句便匆匆挂断,而我也渐渐对他失去了期待。
刘玉的孩子出生那天,父亲发了一条信息给我:“你弟弟出生了,取名林浩。”
我看着手机屏幕,心里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良久,我回了一句:“祝福你们。”
从那以后,父亲的家庭仿佛成了另一个世界,与我再无关联。我依然每个月给他打2000块,尽着作为儿子的本分,却不再对他寄予更多希望。
有人说:“亲情是人生中最深的羁绊,但它的维系需要爱与理解。”我逐渐明白,亲情可以给予,但不能强求。如果爱需要用金钱来维系,那它也不过是一场交易罢了。
母亲曾教过我,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放下。我想,我会尽我所能去孝顺父亲,但不属于我的责任,我不会再去承担。不管父亲是否理解,我终究只能选择做自己。
或许,这才是我与父亲之间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