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今年28岁,刚参加工作没几年,事业蒸蒸日上。但她的身体却亮起了红灯,连续几个月的腹泻、便血,去医院一查被诊断为肠癌。
这个结果让她和家人都难以接受,她才28岁啊!怎么会患上肠癌呢?
对此医生也觉得十分惋惜,告诉他们年轻人罹患肠癌多与不良的生活习惯相关,一起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年纪轻轻确诊肠癌,这两个习惯太致命!
娜娜是个无肉不欢的人,尤其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天天点外卖基本不吃蔬菜和水果。
其实近半年来她频繁有下腹痛、坠胀的症状,但都没当回事,觉得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即便是后来出现了便血、腹泻症状,她也以为是痔疮所致。
直到后来一天排便的次数增加到五六次,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她才去医院检查,随后被诊断为了肠癌。
宁波市第二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医师戴晓宇表示,娜娜罹患肠癌与2个原因相关。
一是因为工作的缘故她需要长期在办公室久坐,久坐会导致胃肠道蠕动速度变慢,粪便内的一些有害成分长期停留在肠道内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增加癌症的风险;
二是长期无肉不欢的饮食模式,肉类内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且重口味的烹饪方式会产生亚硝胺、苯并芘等致癌物,这些都会增加肠癌的发生风险。
二、这样的生活习惯很多人都有,00后男生也中招
无独有偶,浙江某医院曾接诊过一位“00后”的肠癌晚期患者,患者在就诊3个月前出现了肛门坠胀、便血症状,一查竟被诊断为直肠腺癌,且发生了肝脏转移。
这么年轻的肠癌患者,且家族内并没有遗传病史,思来想去只能与生活方式相关。
原来,他只身一人来到杭州工作后,对饮食完全放飞自我,喜欢吃的炸鸡、火锅放肆吃,平常几乎不喝水,每天吃各种重口味的食物。
医生称,正是这个不良的生活习惯“害”了他。
三、身体出现6种情况,可能是肠道的求救信号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潘战和表示,当肠癌来袭时,身体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症状表现,这几个一定要多留心。
便血:肠癌和痔疮都会引起便血症状出现,但与痔疮不同的是,肠癌所致的便血多会附着在粪便内部,且颜色较深,可能带有粘液。
排便异常:如原先每日排便一次的人,突然便秘多日或一日排便多次,也可能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排出的粪便也可能异常变细,有里急后重感。
肠梗阻: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肠道梗阻,表现为异常的腹部不适、腹胀以及阵发性腹痛。
消化不良:肠癌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中下腹胀满不适、腹痛隐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消化不良。
腹部肿块:病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在腹部摸到明显的肿块。
贫血、消瘦、乏力:罹患癌症后癌细胞会不断与正常细胞抢夺营养,身体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消瘦,且整个人明显感觉疲乏无力。
四、预防肠癌有方法,医生总结出四个要点
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原260医院)医师赵伟彤表示,肠癌其实不难预防,做好这几件事可以极大概率预防肠癌。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直肠指检是一个非常简单便捷的筛查直肠肿物的手段,检出率高达93%。但很多人会因为不好意思等原因而放弃这项检查,对此一定要有正确心态。如果是年龄>40岁的人群,则建议尽早进行一次肠镜筛查,无异常的情况下可将间隔延长至5~10年。
饮食健康:饮食上要注意保持蛋白质摄入合理,长期摄入大量高蛋白的食物在分解时产生的气体容易损伤肠道健康,增加肠癌的发生风险。同时要注意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蔬果,对促进粪便排便有重要作用。
积极运动:运动可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一些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
遗传易感性:家族内有相关病史的人群,一定要尽早去医院进行相关筛查。
肠癌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诊断为癌症,与他们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之间有很大关系。对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尽早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参考资料:
[1]《00后男生确诊肠癌晚期,才23岁!他的这个“致癌习惯”很多人都有……》.健康时报 2023-07-22
[2]《便秘后竟查出肠癌,才28岁!医生:出现这种便秘表现要当心》.健康时报2024-07-17
[3]《24岁小伙便秘一个月,一查竟是肠癌晚期!身体出现这些变化,要小心了…》.科普中国2021-06-1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