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诱因”已揭晓,油炸未列其首,首项或为常食之物众人难防

栗子科普 2025-04-11 19:06:54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别急着把锅甩给油炸食品,虽然它们“臭名昭著”,但肠癌的真正“罪魁祸首”可能藏在你每天早上都要吃的一口里。是的,那个被我们视为健康日常的“它”竟然才是肠癌的“幕后黑手”。

究竟是什么东西,让医学界为之一震?今天就带你揭开这位“隐形杀手”的真面目!

肠癌,到底是怎么回事?

肠癌,尤其是结直肠癌,是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不断攀升的一种恶性肿瘤。它主要发生在大肠(结肠和直肠)的黏膜上皮细胞中。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国每年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超过55万,死亡人数接近28万,已经稳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三位。

肠癌的表现有哪些?很多人都忽略了早期信号

肠癌早期往往没啥特别的症状,这正是它最“狡猾”的地方。一些人可能会出现轻微腹胀、不规则腹泻或便秘,甚至只是大便形状变细,便带黏液或血丝,但常常被误以为是痔疮或饮食不当。等到症状明显,比如持续腹痛、便血、体重骤减、贫血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

一个真实案例:在内蒙古某地,一位52岁的男性患者平时身体健壮,自认为无病无痛,仅因偶尔便血前来就诊。初步检查发现结肠内有一个约4厘米的肿块,进一步病理结果证实为中度分化腺癌。

这位患者平日饮食以腌制菜、红肉为主,极少摄入蔬菜水果,且有家族肠癌病史。这类病例在日常门诊中屡见不鲜,说明肠癌离我们并不遥远。

那这个“源头”到底是谁?不是油炸,竟然是它!

很多人猜测是油炸食品,其实真正更值得警惕的,是——加工肉制品。

是的,就是我们每天早餐常见的火腿肠、培根、香肠、午餐肉这些。它们看似方便、美味,甚至是许多孩子的最爱,但在世界卫生组织(WHO)2015年就已被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与烟草、石棉、酒精并列。

加工肉制品是怎么变“毒”的?

这些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会添加大量亚硝酸盐、磷酸盐、保鲜剂、防腐剂等添加物。其中最关键的,是亚硝酸盐。

在人体内,亚硝酸盐在胃酸等条件作用下,会转化为亚硝胺类化合物,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之一。它们会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导致细胞突变、异常增生,进而形成癌变。

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2023年一项针对10万人群的长期追踪研究发现:每天摄入50克以上的加工肉制品(相当于两根香肠),肠癌风险增加约18%。

换句话说,一个普通三明治里的火腿片,就可能在无形中“点燃”了肠癌的导火索。

为什么偏偏肠道这么“软弱”?

很多人会问,吃的东西通过胃肠系统,怎么就偏偏对肠道下手最狠?这其实跟肠道的环境和结构有很大关系。

肠道是人体最长的器官,也是最复杂的“生态系统”。

这里有数以万亿计的肠道菌群,它们负责分解食物、合成维生素、调节免疫。如果长期摄入有害物质,就会打破菌群平衡,导致炎症反复、组织受损,久而久之,就容易诱发癌变。

而且肠道内壁细胞更新非常快,每2-3天就要进行一次“重建”,这本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但如果在频繁的修复过程中遭遇致癌物,突变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肠癌的真正“多重诱因”,不止一种!

除了加工肉制品,还有一些日常习惯和饮食方式,也在“悄悄帮凶”。

高脂高蛋白饮食

长期摄入红肉(如牛肉、羊肉、猪肉)、动物内脏,会增加胆汁酸分泌。这些物质在肠道内分解后,会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刺激肠道黏膜,增加癌变几率。

久坐不动,排便拖延

现代人久坐办公、运动少,肠道蠕动变慢,粪便滞留时间延长,致癌物质在肠腔内的“停留时间”也变长,从而增加患癌风险。

便秘不管,肠道遭殃

便秘会让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反复被吸收,造成慢性炎症,这为癌变提供了温床。长期便秘者,肠癌风险是正常人的3-5倍。

肠癌的“家族密码”:遗传到底有多大关系?

研究发现,约10%~15%的肠癌患者有家族史。尤其是父母、兄弟姐妹中有人得过结直肠癌的人群,其患病风险会显著升高。

常见的遗传性肠癌有两种: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一种显性遗传病,患者从十几岁开始肠道就会布满息肉,如果不处理,几乎100%会在40岁前发展为癌症。

林奇综合症(HNPCC):是非息肉性遗传性结直肠癌,发病年龄偏早,且易合并其他癌种,如子宫癌、卵巢癌。

肠癌怎么治?早诊早治是关键!

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早期肠癌患者,微创手术(如腹腔镜)可以实现完整切除,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中晚期患者通常需要联合治疗,包括:

化疗:常用药如奥沙利铂、卡培他滨;

靶向药物:如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

免疫治疗:对某些有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效果显著。

如何预防肠癌?这几点一定要记牢!

1. 饮食清淡,减少加工肉制品摄入:火腿、香肠、腊肉尽量少吃。红肉控制在每周不超过500克,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

2. 保持规律排便,避免久坐:每坐一小时,至少要活动5分钟。

3.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多种致癌物质也会影响肠道,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具有较强致癌性。

4. 定期筛查,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可以通过大便潜血检测、肠镜检查等手段,早发现、早处理,能有效降低肠癌死亡率。

5. 心情愉快,气血调和:中医讲“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情绪波动大也会影响脾胃功能,间接影响肠道健康。

写在最后:肠癌不是“遥不可及”的病,它就藏在你的一日三餐里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在肠癌这件事上,这句话再贴切不过了。别再把锅都甩给油炸食品了,真正“躲在厨房的杀手”可能是你每天吃的香肠、火腿片。调整饮食,管理情绪,重视体检,才是长命百岁的“正道”。

你是否也曾经每天吃加工肉制品?现在还会继续吗?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想法,一起为肠道健康“撑起保护伞”!

参考文献: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世界卫生组织. 2015.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结直肠癌诊治指南(2023年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