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美食:靖远一窝丝

郝景云呀 2025-02-08 15:47:39

靖远一窝丝这个小吃虽然看着不起眼,倒是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着师傅做一窝丝的场景,那会总觉得拉面的师傅就像变魔术一样,一团面就能拉出那么多细丝,还真是神奇。

这种面点的做工其实很有讲究,师傅们都说要选最好的面粉才行,不然面团筋道不够,拉出来的丝就容易断。

每次看到师傅们做一窝丝,总觉得他们的动作特别有规律,像是在跳舞一样,手上抹了油往上一甩,面团就被拉长了。

现在那些年轻师傅做一窝丝,手法上跟老一辈还是有点不一样,不过味道倒是差不多,可能是因为用料都差不多的缘故。

刘记老店的一窝丝我觉得最地道,他家的配方好像一直没变过,就连那个姜黄放多少都是有讲究的。

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面团的温度,太冷了不好拉,太热了又容易断,所以师傅们都说要摸准这个火候。

以前听老人说,一窝丝原本是陕西那边传过来的手艺,后来在靖远扎根了,就成了当地的特色。

有意思的是,每家店做出来的一窝丝都有点不一样,有的偏软一些,有的则是特别酥脆,这大概就是各家的独门秘诀吧。

现在的一窝丝已经不算什么稀罕物件了,街上随处可见,不过老一辈人还记得,以前这可是有钱人家才能吃得起的好东西。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总要去买几块一窝丝当点心,那时候觉得特别有面子。

靖远这边的一窝丝,跟别的地方的盘丝饼还真不太一样,这边做出来的特别蓬松,一碰就散成一根根的丝。

有时候走在街上,能闻到一窝丝烤制时飘出来的香味,那味道特别诱人,让人忍不住就想买一块尝尝。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更喜欢新潮的零食,不过一窝丝这种传统点心反而越来越受欢迎,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开始怀念这种老味道了。

以前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到的一窝丝,现在随时都能买到,不过那种期待的感觉反而少了。

店里的师傅说,现在做一窝丝的工序其实没怎么变,就是该放什么料,该怎么拉面,都跟以前一样。

每次看到外地人第一次吃一窝丝时的表情都觉得挺有意思,他们总是惊讶这么普通的面怎么能做出这么特别的味道。

一窝丝用的姜黄可不是随便放的,放多了会苦,放少了又显不出颜色,这个量得要刚刚好。

靖远这边的胡麻油特别香,用来做一窝丝最合适不过,师傅们说这是当地的特产,换别的油就不是那个味了。

每次制作一窝丝,师傅们都要提前准备好面团,让它发酵到刚好的程度,这个时间掌握得不好,做出来的成品就会差很多。

烤制一窝丝的温度也有讲究,火候太大容易烤糊,火候不够又不够酥脆,所以光是掌握这个火候就需要很长时间的经验。

老师傅们总说,做一窝丝最重要的就是耐心,从和面到最后出炉,每一步都马虎不得。

现在很多店里都用上了新式的烤箱,不过老字号还是坚持用传统的烤炉,说是这样才能保持住原来的味道。

以前听说有人想把一窝丝的做法改良一下,结果试来试去还是觉得传统的配方最好。

有时候觉得挺神奇的,就是面粉加上油,再配上些调料,经过师傅们的手就能变成这么好吃的点心。

现在的一窝丝已经不单单是靖远当地的小吃了,很多外地人专门来买,有的还要带回去给亲戚朋友尝尝。

刚出炉的一窝丝特别香,趁热吃的时候外面酥脆里面还带着点韧性,凉了以后虽然也好吃,但那个口感就差了点。

靖远的一些商贩现在都把一窝丝带到外地去卖,听说在兰州那边特别受欢迎。

过年过节的时候,一窝丝的生意特别好,很多人都要提前预订,不然可能买不到新鲜出炉的。

现在想想,一窝丝能够流传这么多年,除了味道好之外,可能也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乡愁吧。

很多在外地工作的靖远人,一回来就要买几块一窝丝,说是在外面总是想念这个味道。

有时候觉得挺有意思,一个小小的面点,竟然能成为一个地方的标志,让这么多人记住。

看着一窝丝从以前的高档点心变成现在大众化的小吃,这其中的变化还真不小。

1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