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不应该比“哪家最快最便宜”

评底郭 2025-04-23 09:08:46

近来,京东和美团之间的竞争逐渐升级,将“外卖大战”再次送上热搜。2025年2月,京东外卖正式上线,强势入局,一时之间与美团、饿了么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并掀起了新一轮的外卖价格战。4月22日,记者实测对比了三个平台,看看哪家最快最便宜。

(4月23日《现代快报》4版)

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乐见“外卖大战”的。毕竟可以再薅一撮羊毛了。在这场“外卖大战”中,硝烟弥漫可以说是市场的洗牌。但是如何开战却值得反思。比谁最快,比谁最便宜,是比错了方向和目标。“外卖大战”不应该是“速度与低价”的博弈。外卖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从美团、饿了么的双雄争霸,到京东的强势入局,外卖行业正掀起新一轮变革浪潮。以速度和低价为核心的竞争,虽能在短期内吸引消费者,却难以支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来说,比“谁最快速”是不合适的。固然,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想“配送的最快”,毕竟点了外卖之后,谁都想“赶快吃一口”。但是,这显然忽视了外卖小哥的权益。一个方面是,比速度是交通的安全隐患。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外卖小哥的速度快,导致的交通事故比例攀升,甚至有人形容是“拿着生命送外卖”,闯红灯的,在路上飙车的现象屡禁不绝。速度需要科学的速度、合理的速度。当短视频平台上那一段段“外卖小哥一路狂飙”的视频出现的时候,我们不也是捏了一把汗吗?因此,这次的“外卖大战”切不可盲目的“比谁最快”。

其次来说,比“谁最便宜”也是没有赢家的。对于消费者而言,当然希望的是物美价廉。可是,物美价廉也是有一个基本的底线的,那就是“物美”+“价廉”。过度的价格战挤压了商家的利润空间,迫使部分商家使用劣质原材料或降低服务标准,最终损害消费者权益。更为关键的是,这种竞争模式缺乏技术含量,难以形成差异化优势,导致平台陷入同质化的内卷困境。如果,价格便宜到“你都不敢吃了”,试问“最便宜”是不是就是“最危险”?

随着消费者需求升级,外卖服务的评价维度应从单一的速度和价格,转向涵盖食品安全、配送体验、商家资质等多元化指标。首先,食品安全应成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其次,配送服务需从“快速送达”升级为“精准送达”,通过大数据优化配送路径规划,在保证时效的同时提升用户体验。最后,平台应完善消费者反馈机制,建立商家评分与奖惩制度,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外卖行业的竞争本质是服务能力的较量。当平台不再一味追逐“分钟级送达”与“9.9元特价”,而是致力于构建安全、可靠、有温度的餐饮服务体系时,才能真正实现消费者、商家与社会效益的共赢。不应该比“哪家最快最便宜”!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