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在利雅得展开的马拉松式会谈落下帷幕,尽管双方就黑海航行安全与能源设施保护达成协议,但白宫内部的低气压却与沙特沙漠的烈日形成鲜明对比。特朗普在会谈后罕见公开质疑普京诚意,这场看似突破的外交行动,实则暴露出美国在俄乌博弈中的战略困境。
闭门会谈中,俄罗斯成功将“30天内互不袭击能源设施”写入协议条款。对于能源出口占GDP 40%的俄经济而言,此举直接保障了每年近320亿美元的油气收入。而美方提出的“全面停火”要求,则被俄方以“需考虑战场现实”为由搁置。五角大楼情报显示,俄军正利用协议窗口期,加速向顿巴斯前线输送T-90M坦克与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
特朗普的挫败感在次日记者会上显露无遗。他虽承认“普京可能真想结束冲突”,但话锋急转直下:“更可能的是他在拖延时间。”这番表态与其竞选时“的豪言形成刺眼对比。分析人士指出,俄方在谈判桌上展现的节奏把控,恰似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的策略复刻——以技术性协议换取战略喘息空间。
美国前驻俄大使麦克福尔坦言:“我们已没有能让俄妥协的筹码。”拜登时代的制裁大棒未能奏效,如今美对俄出口管制覆盖率已达97%,进一步施压空间殆尽。而特朗普拒绝延续每年420亿美元的军援承诺,致使乌军炮弹库存降至开战以来最低水平。更致命的是,北约内部出现裂痕——德国悄悄恢复对俄医疗器械出口,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欧洲自主防务”。
在此背景下,乌克兰正沦为谈判桌上的隐形输家。尽管泽连斯基政府尚未公开接受领土让步,但美俄秘密磋商文件显示,顿巴斯自治权与克里米亚供水问题已被列入“可讨论事项”。基辅政治学者沙波瓦尔预测:“美国或默许俄控制现有占领区,以换取黑海粮食走廊重启。”这种交易若成真,将直接动摇乌克兰宪法规定的领土完整原则。
莫斯科的战略耐心源自对西方疲劳期的精准预判。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透露:“每拖延一个月,欧洲对乌援助下降5%。”与此相对,特朗普面临11月大选倒计时压力,急需外交政绩提振选情。其竞选团队内部文件显示,俄乌停火被列为“关键十月惊奇”之一,但普京显然无意配合对手的时间表。
地缘棋局仍在动态演变。俄国防部宣布将于9月在黑海举行多国联合军演,参演国包括土耳其、埃及等北约“边缘成员”。而美国“福特”号航母战斗群虽驶入地中海,却因预算削减仅搭载60%舰载机。当特朗普在佛罗里达高尔夫球场挥杆时,克里姆林宫的钟表正为乌克兰的命运倒数计时——这场始于领土之争的冲突,终局或将由千里之外的谈判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