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以来,周末双休制度在全国的高中学校中迅速推进。但是在具体的执行层面上,不同学校采取的双休方案各有不同,这些方案到底属不属于双休、是否违规了呢?难免引发质疑和争议。

日前,有湖南衡阳市衡南县的市民在问政平台上反映,称该县某中学长期违反国家规定,剥夺学生双休日休息权利,周六强制全体学生到校上课,周日安排考试或自习,且未提供调休。在教育部门明确实行周末双休的情况下,目前该校仍未执行,只是将一个月放4天,变成了三个星期放5天,并且留校学生星期天可以参加体育活动,却只是自习,还需要交费。
针对这个情况,衡南县教育局回复称,涉事学校是据国家“双休”政策精神,结合该校学生多为留守孩子、返家路途遥远、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等诸多实际困难,决定采用“3+5”模式来落实高中生双休政策。即每月前三周周日休息1天,学生在校自主学习或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兴趣活动,第四周连休5天月假,以此来保障学生每月足够休息时间,并且该校自3月10日起已全面启用新的作息时间和新的课表。


实际上,教育部门要求高中实行周末双休制度后,举报县中未落实政策的情况并不少见。
比如,湖南耒阳市和四川南充营山县都有网友反映,称有部分高中未全面落实周末双休制度,学校周末依然组织学生补课,甚至还收取补课费用。
对于投诉案件,教育部门做出的回应也都大同小异,即因为学校的农村学生、留守孩子比较多,加上返家路途遥远,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等,考虑到诸多实际困难,才采取一种相对灵活的双休模式。并强调学校周末只是开放教学楼、图书室、体育运动场等场所供学生自主学习和体育运动,不会组织学生补课,更不会收取补课费。

应该说,县中采取一种相对灵活的周末双休模式是有现实依据的。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地貌复杂,确实有很多农村地区跟县城的高中距离很遥远,交通十分不便,甚至路途中的环境还很危险。如果来自农村的学生每周都回去,不仅时间上会很充满,也很不安全。尤其是留守孩子,回家又没有人,更可能会因为“无家可归”而去网吧、酒吧等场所,不仅会把父母的血汗钱挥霍一空,甚至会发生意外。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双休方案,既是为了学生着想,也是对广大家长负责,这也无可指责。
但问题是,有人做出反馈,说明一些学校拒绝落实周末双休并且违规补课的情况并非空穴来风。希望教育部门加强监管和摸底,督促各高中学校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落实好双休制度,维护师生们的休息权。

这种情况也反映了我国的国情十分复杂,一个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客观上的困难和问题。同一个政策,在这个地方执行完全没有问题,到了别的地方完全照做可能行不通了,或者一部分执行起来很容易,却可能对其他的一部分人造成很大困难。
由此可见,高中周末双休制度不适合搞“一刀切”,应该是在基于“减负”这个大前提下,各地方的教育部门和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度出一套符合本地“水土”的双休方案。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做容易沦为“走过场”,这就非常考验各地教育部门对国家政策的执行力以及思想觉悟了。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只要家长愿意,就应该给他们自愿的权力,天天喊双休的人是不会懂农村留守儿童在没人照顾的情况下如何生活的,农村学生的自律性是远低于城市里孩子的,官方数据显示60%的考生来自县镇的学校,但是却只有20%的学生能考上大学,这就是和大城市的区别,所以不要一味要求同样的标准,大城市孩子考不上大学还有父母给垫底,留守儿童考不上连垫底的资本都没有
都是借口
这政策确实要考虑到农村的实情:其一,农村孩子家中缺乏管教,每周放的话,孩子回去疯狂玩手机,习惯不用几周完全变坏;其二、很多农村只有县里有中学,距离很远,每周放,孩子每周回,路途奔波,费用增加。这些实际问题,专家们也要考虑到才行!
各种变通,花活真多
可以采取周末单休加月末集中休6天的方式进行。如果还找理由讲价钱,把学校党委书记撤了换一个。换一个还不行,就看看具体是哪个村的人在阻挠,让他们村书记去做工作,工作做不通把书记撤了,以后什么好处优先不考虑他们村。
我的自律性不好,我老婆的自律性比我差多了,所以老婆的学历低,还这样那样的,不自律的更加难了
对这些违法行为坚决处理,一定要处理到人!
学校有学习氛围!
谁不听指挥了
赶回去玩手机
有的政策不能打折扣的去执行,多休一天的阻力,在学校与家长,不方便接送,一个学期让回一次家就好了,
双休的是大师
双休更容易在教育上淘汰留守儿童
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学校有学习氛围。
奇葩,孩子不懂事,家长也不懂事!即使在学校坐着也比在家刷手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