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从古到今都是劳民伤财的一件事情,而俄乌这场被称为“21世纪最昂贵冲突”的战争,不仅撕裂了东欧的地缘政治版图,更是以极为惊人的速度吞噬着两国的经济命脉。
乌克兰官方数据显示,其每日军事开支高达1亿美元(约7亿元人民币),那俄罗斯的消耗肯定也是只多不少。
两国每次交战的每一枚炮弹、每一台无人机、每一次冲锋背后,都是数以亿计的资金灰飞烟灭。
这场战争究竟如何掏空了两国的国库?俄罗斯每天要消耗多少钱呢?未来的停战曙光又在哪里?
一、乌克兰在财政崩盘边缘首先乌克兰其实并不大,经济体量同样也是这样,而乌克兰的战争成本已远超其经济承受能力。
根据2025年预算草案来看,乌克兰的军费支出为537亿美元,换算下来就是快要到四千亿人民币了,支出非常庞大。
来源:财联社
然而这一数字仅是冰山一角——其每日军事开支高达1亿美元,而国内每月财政收入仅800亿格里夫纳(约合150亿人民币),军费支出却达1300亿格里夫纳(约240亿人民币),缺口高达60%。
即便算上西方援助的1000亿美元,乌克兰仍需面对4860亿美元的重建需求。
现在看起来庞大的数字,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会继续上涨的,也会为未来的战后重建添加负担。
虽说其背后有着美国、欧盟等国输血支援,但乌克兰的战争机器仍显捉襟见肘。
首要原因就是其军队人力成本激增,2024年伤亡士兵达56万人,抚恤金和装备支出成为不可逆的消耗。
而且在这背后更加严峻的是,这个国家的人口流失已超过了800万,征兵困难迫使乌克兰以高价招募国际雇佣兵。
但俄方宣称已击毙6500名雇佣兵,这就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人力资源危机。
战争是为了什么呢?有一种这样的说法,当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一些人就会发动战争,这样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摧毁对方的生产力,同样也能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战争摧毁了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工业和农业。
世界银行评估重建需4860亿美元,但乌克兰2025年财政收入预计为556亿美元,缺口需依赖国际贷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156亿美元贷款,在庞大的需求面前仅是杯水车薪。
二、俄罗斯经济暗藏危机俄罗斯2025年国防预算预计为13.5万亿卢布(约1343亿美元),远超北约成员国平均水平。
其中,仅维持前线作战的日均消耗就达3亿至5亿美元,如此创纪录的军费投入,我们可想而知对于俄罗斯的负担有多大。
尽管俄罗斯通过转向东方市场(比如说和我国的贸易来往)虽然说缓解了部分制裁压力,但其经济结构还是遭到了严重失衡,因为这还是不够弥补俄罗斯在欧洲市场所受到的损失。
而2025年国防与安全支出肯定占俄罗斯政府总支出的大头,要不然就会很难御敌,如此大的开支,不免会挤压到社会福利与基建投资。
而这一切最后还是民众为此付出隐形的代价,比如说物价飞涨、失业率攀升,居民实际收入停滞。
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双方肯定都会损失巨大,像俄军在前线损失就十分惨重。
乌方已经摧毁俄军超4000辆坦克,相当于20个装甲师的战斗力,士兵人口也损失了很多。
为填补这个缺口,俄罗斯将征兵年龄已经降到了18岁。
与此同时,朝鲜派遣的1.1万名士兵因伤亡惨重被迫撤离库尔斯克前线,几乎损失了一半的人,而这也暴露了战争的残酷性还有俄军“盟友”的不可持续性。
三、战争如何重塑世界经济?俄乌冲突推高了全球军费开支,2024年全球军费增长9.9%,至2.43万亿美元,其中欧洲增幅达16%,德国以859亿美元军费跃居欧洲第一。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战争的影响还在持续,源于粮食价格飙升、供应链断裂、难民危机等间接成本,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结语停战遥遥无期,和平究竟什么时候到来?其实俄乌战争的本质是一场经济绞杀战,双方都想把对方耗死,国际上的各种势力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
乌克兰的财政崩盘与俄罗斯的“带病扩张”,都在预示着双方都很难长期承受消耗。
尽管特朗普当时大选的时候放话说要将推动停火谈判,但冻结战线、承认领土现状之类的提议难以调和根本矛盾,更何况拜登退位的时候还又支援了乌克兰一些钱还有武器。
即便战争结束,两国重建所需资金与时间同样将以十年计。
这场战争留给世界的教训是:现代战争的代价不仅是生命与鲜血,更是国家命运的豪赌。
正如英国智库所言:“战争对民众罪孽深重,对地球资源是严重伤害——越早结束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