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键技术在世界占比94%,中国仅5%,那么现在呢?

月浩叙事 2025-02-19 16:32:54

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中美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大国对抗的重点。

而我国由于起步较晚,在科技领域尤其是关键技术领域相比较美国而言存在较大的落后差距。

早在2003年的时候,美国关键技术在全球各国中独占鳌头,占比高达94%,而中国则仅占5%。

现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中美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却截然不同。

那么时至今日,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究竟取得了怎样的发展,与美国之间的差距有没有缩小呢?未来全球关键技术发展又将走向何方?

一、中美关键技术发展存在差距

所谓的关键技术,指的是产业体系中发挥核心关键作用并处于核心地位的技术,是决定不同产品性能的关键。

其中像是军事科技领域、环保能源领域、环境治理、航天航空领域等,美国在这些领域的关键技术均“独占鳌头”。

在去年的8月份,来自澳大利亚的战略政策研究所公布了一则数据,其统计了2003年至2024年全球各国关键技术的比重。

其累计统计了多达64项关键技术,在2003年的时候,美国掌控了60项关键技术,而我国仅仅掌握了3项关键技术,双方存在巨大的技术鸿沟。

我国与美国差距如此明显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导致。

其一便是我国关键技术发展历程较短,难以与美国这种老牌科技强国相提并论。

以航空领域举例,美国早在1997年便实现了第五代战机F-22的首飞,彼时我国主力战斗机还保持在第二代,差距悬殊。

除此之外,像是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美国相比较中国来说也要布局更早。

中美关键技术差距悬殊的第二个原因,则是美国对于中国科技发展的限制以及“封锁”。

进而21世纪之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这令美国感到压力,从而采取制裁限制措施,对于中国进行高科技技术封锁,令我国科技发展速度放缓。

尽管与西方存在巨大的技术鸿沟,但我国并没有气馁也没有放弃。

而是通过独立自主的自研不断追赶西方国家的脚步,并且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的突破,与美国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最终实现反超。

那么目前中美关键技术占比究竟呈现何种态势,我国又是如何实现关键技术领域突破的呢?

二、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对美反超

根据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在2003年至2007年的时间内,中美关键技术差距保持不变,但在随后却是风云突变。

2013年至2017年,是中国关键技术的“野蛮成长期”,我国逐渐与美国取得“分庭抗礼”的竞争态势,在二十八个关键技术中领先美国,获得竞争优势。

2018年至2022年,我国关键技术再度迎来井喷,在五十二项关键技术中领先美国,成为彼时全球毫无疑问的关键技术强国。

2024年我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五十七项关键技术中实现对美超越,占比达到了90%。

从最开始的5%到如今的90%,我国凭借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努力研发,实现对美全面超越,取得了这一光荣且伟大的成绩。

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内,我国航天、航空、环保能源等多个领域关键技术不断成熟,以航空领域举例,我国战斗机技术迅速成熟,不仅实现对于美俄的追赶,甚至实现了反超。

2024年末尾,我国还迎来了疑似六代机的试飞,走在了美国前面,令全球各国对于中国军工的迅速发展刮目相看。

而在航天领域,我国则是实现了航天三步走计划,空间站建设、月球探索等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而在清洁能源领域,我国同样取得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太阳能光伏技术不断成熟,逐渐与西方拉开差距。

除此之外,我国在5G通信网络、新能源电动车、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等领域也同样获得技术突破,助力我国在全球关键技术领域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令人振奋,但令人不解的是,澳大利亚在国际社会上一直与我国矛盾颇深,公布该数据绝非赞扬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突飞猛进这么简单。

那么澳大利亚发表这则数据究竟有着何种目的,真实企图又是什么呢?

三、澳大利亚公布关键技术数据的真实目的

澳大利亚一直是国际社会上的反华先锋,其公布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技术突破,主要目的是为了渲染中国威胁论,从而令西方国家联合起来,限制中国科技崛起。

与中国科技崛起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疲态尽显。

其中美国由于制造业的大面积外迁,导致本土工业工业化严重、劳动力价格昂贵、制度落后腐败等情况出现,从而令其核心技术发展逐渐落伍。

因此澳大利亚通过公布该数据,令西方国家警醒中国的科技崛起,从而加强对于我国的针对,对于我国未来发展可能做出限制。

对于我国来说,则需要继续增加关键技术的研发资金以及研发力度,寻求技术突破,只有具备关键技术的不可替代性,才能令中国科技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占据竞争主动。

结语

中国关键技术在近二十多年的时间内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2003年时美国关键技术在世界占比94%,中国仅5%,而今天我国关键技术占比达到90%,对于美国实现超越。

澳大利亚公布该数据是为了渲染中国威胁论,可能令未来我国科技发展创新面临阻力。

我国需要继续增加自研力度,增加科技研发投入,争取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

2 阅读:106

月浩叙事

简介:社会不只是现实,还有搞笑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