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的城,涪陵的巷,经过几轮旧城改造,所存已经不多了。曾经的太平街、杀牛巷旧址,已经被一座座钢筋水泥建筑所取代,每次路过老城,唯剩一声叹息。
第一次认识潘家巷,是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那一年的暑假没有回江西老家,在南门山现在的金科世界走廊地下通道出口摆摊,认识了涪陵五中的罗老师,那个时候,他刚从武隆调来涪陵,他一位亲戚的儿子也从彭水还是更远的地方来到涪陵五中求学,由于语文不是很好,想找一位能辅导作文和日常功课的在校生,看我长相憨厚,于是就把我领回了他的家中。
那一年,罗老师的住处还在中山路一处破旧的楼房内,但是,对于我这个外地人来说,却格外的稀奇,第一次上课,是踩着夜色去的,从人民西路宏声桥公交车站下车,横穿公路到马路对面,然后一路下行的狭窄小巷就是潘家巷了,巷口有卖水果的摊贩、早上油饼摊煎油饼的葱香尤在,昏黄的灯光下,深一脚浅一脚走上罗老师的家门,记得那一晚的课程是教我的学生如何观察生活,通过身边的事物来积累词句,比如说院子里的花草,都有哪些品种,哪些开放,开放的鲜花有哪些颜色,哪些颜色能给你带来哪些感受,天南地北地闲谈,居然让辅导的小弟思路豁然开朗,那一年,他刚读初一,我读大三,掐指算来,如今的他,也应该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甚至娶妻生子了。
因了人生中的这一场因缘,对潘家巷自然感觉亲切,工作后,我也留在了江城。每次路过宏声桥,都要到潘家巷去走一走,看一看。
2020年,这一条小巷已经彻底消失,但记忆里的风物将永存心底。
别了,我的巷,
别了,做家教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