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持之以恒地搭建自己的框架,最终会成为社会资源的中间协调人,甚至是核心节点。进而成为“教父”,成为士族。
一、搭建框架就是熵减
何为框架?搭建框架的过程就是熵减的过程。个人框架的原理跟生命体一样,把杂乱的无机物组成有机物。要想在生态链上占据高级的生态位,就要打造自己的生存优势,不断吸收各种零碎的信息,整合各种零碎的资源,然后组成为体系,这就是个人的框架。搭建框架是一辈子的事情,生存优势靠框架,搭建框架需要坚韧和坚持。你要不断拼命学习、拼命积累,要接入尽可能大的平台,去接触顶级的资源,在试错中摸索,尝试理解真正的世界,才能一点一滴地将个人框架给搭建起来。随着框架的延伸,在生活和工作中你就能将各种零碎的资源有机整合,然后做恰到好处的相互协作。如果没有一个框架作为支撑,你每天都不停地吸收各种碎片信息,这些碎片信息会让你眼前一亮、或若有所得,但始终无法输出一个有效的判断,最后,这些碎片信息都沦为一种消耗,不断耗干你。
二、个人价值交换比
如果你将自己进一步放进商业框架里面,你会更容易理顺自己与周围的利益关系:自己是不是产品的一部分,自己是不是服务的一部分,自己是不是机会的一部分?框架里面的你,有价值和资源,才会被接入框架的合作系统里,最后接入该系统的利益分配体系里。这一系列的原则和框架,归根到底就是个人的价值交换比。人与人交往的原则基本也是价值交换比,就是你能不能为对方提供好处,你能提供多大的好处?三、阶层跃迁在这个世界上,但凡是有利益的地方,就一定存在竞争;但凡是有利差的地方,一定会有很多竞争对手蜂拥而上,迅速将利差扯平。这就注定了个人价值交换比的线性递增是无法产生量级的碾压的。如果你想实现层级的突破,仅仅靠在现有的回路上再勤奋一点,那是不可能的。要实现这样的飞跃,你可以找一个你的同事、同学、朋友、亲戚都未知的领域,深耕于不确定性,也有可能甩掉大多数的竞争者,独享到一份头部的红利。这里面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纷繁复杂的表象中认准一个未知的领域,这就需要准确的判断,判断所背靠的是个人的框架。
任何形式的阶层突围,都需要做系统性积累。你得有一个清晰的框架,比别人更坚韧、更自律、更愿意去冒险,才会超越得了很多人。如果你没有任何超越,再给你一个最好的时代又如何,你一样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