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上学的时候,墨林有阵子喜欢攒电脑,就是自己买点电脑配件回来组装,攒得多了自然经验丰富,于是有时候也有女生让帮忙攒,然后攒好以后看着她找来男友一起开心的打游戏、看电影。攒机有个好处,就是因为花一样的钱、攒出来的基本都比同价位的品牌机快,并且升级起来也方便,对于追求性能预算又有限的用户来说,的确不失为一个物美价廉的好办法。实际上各大电脑城里很多商家也就是干的这种事,只要装好以后能运行就行,稳定不稳定另说。
攒机第一步,熟悉不?
现在飞机也有攒的,自己锤个壳子,再买两台航发、再买上雷达、计算机、陀螺、大气机、液压泵,作动器、以及各种传感器什么的,用螺丝这么一固定,再用导管和电线这么一连……哎!一架飞机也就出来了。这样起码不用在一些大件配件上费功夫,一来要省掉大量时间精力,自然价格也就下来了,二来攒出来的性能也不一定差,因为绝大多数配件都是经过检验的,至少质量上能得到保证。
正在攒
如果用这种观点去看宇宙国的KF-21,大概就明白了宇宙国民的心思。整机气动布局和机身结构是洛马帮着设计的,F414发动机是通用电气授权生产的,弹射座椅是马丁贝克的,导发架、通信天线、副油箱和氧气系统这些是英国科巴姆公司的,环境控制系统是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的,刹车系统、显示器、火警装置等是英国美捷特集团的,紧急制动系统是西班牙航空系统公司(加拿大Héroux-Devtek公司的一个子公司)的,座舱盖是美国Texstars公司的,地形跟踪/地形规避系统是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的,飞行测试系统是寇蒂斯公司的,雷达和光电搜索装置虽然说起来是韩国自己开发的,但也离不开以色列IAI的大力支持,Elta系统公司还帮助测试了AESA原型机、软件也是萨博开发的。至于机载武器自然是来自美国,但欧洲导弹集团也提供了“流星”导弹。
所以,攒一架五代机其实一点也不难……
攒完出个效果图
飞机各个系统来自不同的供应商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来自这么多个互相没有关联的国家的不同公司,就有点意思了——没有足够强大的整合能力、一般人真不敢干这事。不过话说回来,整合能力也不全是韩国的,因为通用动力最后还要负责对飞行进行测试,以及建立飞机的支援保障体系。那宇宙国都做了些啥呢——差不多也就是照着图纸锤了个壳子,把配件塞进去,然后用导管和电线这么一连,最后安上三个轮胎……
开玩笑归开玩笑,正经的说,攒飞机和攒电脑,技术含量毕竟不在一个层次,特别是韩国这种以前从来没有真正自行研制过战斗机的国家,一上来就是瞄准的五代机,能攒出来也的确不容易,想当年我国仿制二代的米格-19都费那么大劲,韩国的这个起点还是相当的高。估计以前韩国的重工业特别是造船业、汽车工业都比较发达,电子产品也是强项,应该在这个“攒”的过程中也帮了不少忙。
再开个隆重的发布会
KF-21最初的目标是一种单座、双发的多用途战斗机,隐身能力要超过达索“阵风”和欧洲“台风”,但低于洛马的F-35,韩国建国大学的武器系统概念发展和应用研究中心曾给出建议:要求总体性能应该比F-16高出50%的作战半径和34%的机身寿命,装备AESA雷达,具备更强的电子战能力,能进行超音速巡航并在超音速情况下发射武器,同时还具备一定对地攻击能力,这些要求后来被韩国空军(ROKAF)整合为具有有限隐形能力的4.5代战斗机。
因此KF-21虽然整体比F-22小一大圈,但气动布局和外形看上去却和F-22非常类似,给人感觉是缩小到F-35那么大的F-22。如果只是从外形上看, KF-21隐身性能超过“台风”和“阵风”应该问题不大,但它的武器又都是外挂,机身上的开口也没有用锯齿什么的,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吸波材料和涂层,所以其实机身的隐身能力强不强、好像也并没有影响。
找不同?
这个导弹外挂可能是洛马没有给出内置弹舱的设计,也或许是不允许出口这种技术,这里就暴露出“攒机”的短处来了,就是别人不给你也没办法,简单来说就是受制于人;其实受制于人的还不止这一点,那些其他国家公司给的设备,也并不是想用就随便用。前面阿根廷相中了T-50(F/A-50),结果因为T-50上用的也是英国马丁贝克的弹射座椅,而英国和阿根廷又是对头,结果英国说卖可以、把座椅拆下来就行,但宇宙国又没有自己的宇宙牌弹射座椅,这事只好黄掉。
KF-21对外的报价也很低,据说只有6000万美刀,比F-35便宜近一半、也比四代半的台风、阵风便宜,接近于单发的JAS-39,真要能卖出这个价,对于一些想要升级战斗机又不想投入过多、或者不想更换保障体系的国家而言会相当具有吸引力,阿根廷一开始相中T-50、放弃“枭龙”就也有这个因素在里面。这样一来,KF-21即使只是一款组装货,在国际军机市场上也会相当具有竞争力。更何况宇宙国为了推销自己的战机也是不惜代价,当初T-50就给出了1800万美元的超低价,还附送低息贷款等经济援助,在经济上压力山大的阿根廷自然觉得十分受用,未来KF-21的销售几乎可以肯定也会一样。
主要性能指标
目前KF-21还只是出来了一个原型机,要成熟还得等上一段时间,相对那些走研发全程的机型而言,KF-21因为所有设备都是外购,因此周期短一些也属正常。但如果中途有什么波折或意外情况发生的话,在风险控制方面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手头没有完全的自主权,还是那句话:容易受制于人。
码字不易,觉得不错就请点个关注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隐身弹仓,除了中美俄欧,其他国家都搞不出来。没有风洞根本没法进行设计测试。棒子搞个半埋式的还算明智,只有屙三傻不拉几的天天画PPT[笑着哭]
隐身涂层怎么搞 这东西没卖的[笑着哭]
不得不承认攒机确实要比品牌机卖的好
风洞要看中美 连俄罗斯都拉了 就别吹高卢鸡了[鼓掌]
现在它们是一伙的又有MD罩着,受制于人的事不太会发生
给他十倍宇宙,他也研制不出来[无奈摊手][无奈摊手]无非预研个概念机,弄点经费
预算有限的国家估计更想买俄罗斯75吧
当初T50被英国佬卡脖子时为啥不选用俄国货呢?自己开发一个也不行吗?反正弹射失败也是死阿根廷人[呲牙笑]
高空高速情况下开弹仓就没有几个国家能搞出来,包括大毛也没有公开展示过
黑乎乎两个大鼻孔还怎么隐身!
很多国家连组装能力都没。韩国能造战斗机,已经超过大多数欧洲国家。这要“感谢”台湾的短视。台湾IDF项目成功后,台湾当局念完经打和尚,连研发团队工资都不发~~也真是奇葩。韩国瞅准机会,偷偷和IDF团队联系,把整个团队精英一网打尽,差不多是采用偷渡的手段弄到韩国(台湾不发工资又不放人。)韩国国际上卖的非常不错的T-50和FA-50就是IDF的姐妹版。
国产大飞机c919是不是攒的,早期j11和j11a是不是攒的,运20是不是攒的。
呵呵,难道真有人觉得这玩意是五代机?
F35是F22的低搭配,这个又是F35的低搭配,这玩意还能用吗?
除了欧美的小弟,其他国家也买不了这玩意儿
比三哥强
弹仓里放几百只三爽手机,破坏力杠杠的[吃瓜]
为什么不用欧亚土地攒个宇宙第一大国出来?
建议中国可以买个三五架
写的不错
我明白众泰为什么突然就不行了,原来皮尺部让棒子挖走了[得瑟]
韩国军工本来就是美国派来和中国搞破坏的!
别嘲笑人家,中国也是这样过来的,发动机俄罗斯的,早期雷达欧洲的气动布局用米格
关键是好不容易攒机组装完成,结果配重不一样,又拆了重新装[墨镜]
小短腿 要么费油 要么阻力大
阿三的光辉起码飞起来了,棒子的这货有试飞过没?
比日本心神好,至少首飞没在公园进行[呲牙笑]
当孙子,舔他美国佬爷爷,就有组装飞机的礼物。
价格会高得离谱!
韩国的军舰,飞机,坦克,大炮哪个不是组装的
F2
兔子都能造出来,我难道还造不出来么[笑着哭]。。
弹药怎么在外面的 这TM是隐身战机吗 糊弄谁这是
客观的说,单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还真觉得韩国人还挺能的,你不能啥都和中美俄还有整个欧盟比,高考全国卷考不上700分就不上大学了?能攒成这样,如果也能顺利飞起来,哪怕比只比歼10c强一点,也挺厉害了,说到底让人瞧不起的还是韩国人那股子明明连个实际上的主权国家都算不上却眼高手低,靠碰瓷强行要求别人给自己面子的劲儿[横脸笑]
朋友多也是优点,只要不想翻身,还能玩几年
日本心神,印度光辉表示不服
不能说一样,只能说一模一样😓
没有鼓包进气道
确实不容易,想自己攒一套挺难的。
仿佛看到在说C919
用霉国主子的零配件组装;又做不到隐身弹舱,就把弹舱改成半外挂;霉国主子又不给隐身涂料,最终装了一台四不像,像隐身战机却没隐身效果的三代机!
阿根廷是要买装塑料凳的KF21吗?
中国都行我也行的受害者
能攒出来就不容易了,不能轻视!
锤个壳子容易吗?隐身机壳子都没几个国家能做,就韩国这飞机,导弹外挂,机身接缝都是平直的,隐身隐了个寂寞[笑着哭]
其实可以参考众泰。
兔子行,大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