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煮水巧搭配,孩子内热清了,积食没了,脾胃好了,蹭蹭长高个

理说养护 2025-03-18 04:09:03

来门诊很多家长都很奇怪,为什么吃的同样的饭,这孩子咋就容易不舒服、积食呢?

孩子脾胃娇弱尚未发育完全,所以,稍微吃不对,就开始不舒服。俗话说:“要让小儿安,三分饥和寒。”但是有很多人,喂养理念不对,总感觉孩子吃的多才能长得高。

孩子脾胃就那么大,吃了多了造成积滞,积滞化热还会损害脾胃功能,影响吸收,不仅体质会变差,这生长发育也会被落下。

《本草备要》曾提到“陈皮为脾肺气分之药,导滞消痰”,陈皮可以调理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

陈皮+山楂:可以理气健脾,帮助消食化积,补中益气。适合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孩子。

陈皮+雪梨:可以燥湿化痰,清热润肺,适合口干舌燥、咳嗽、痰多黏稠的孩子。

陈皮+萝卜:可以增强脾胃运化,帮助消化,适合消化不良、腹胀、积食的孩子。

前一阵子门诊上来个5岁的孩子,身高103,体重只有14kg,当时孩子脸色有点发黄,身上还起了很多小湿疹。

家长反馈,孩子最近老起湿疹,痒的受不了。孩子最近胃口也不好,吃点东西肚子就开始胀,大便也不爽利,粘马桶,小便发黄。

因为湿疹发痒,晚上睡觉也不好,翻来覆去的,还特别容易哭闹。孩子平常体质比较弱,虽说容易感冒,但从来不像现在一样,反复起湿疹。

孩子舌头一伸,舌头发红,舌苔又黄又厚;脉摸起来滑而快。经过仔细辨证,是脾胃失和,湿热内蕴,湿热跑到皮肤上,这才引起的湿疹。

治疗思路

根据孩子的情况,治疗要以清热利湿,健脾和胃,疏风止痒的思路来。

于是开方:陈皮、茯苓、白术、黄芩、薏苡仁、茵陈、白鲜皮、甘草等。(辨证论治,一人一方)

陈皮、茯苓、白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黄芩、茵陈、白鲜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薏苡仁改善湿热引起的皮肤问题;甘草调和诸药。

一周后复诊,孩子胃口好了不少,肚子也不胀了,湿疹明显消退,没那么痒了,晚上睡觉也安稳了。

但孩子的情况没有好彻底,还需要巩固调理,这次以健脾益气为主。随访至今,孩子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皮肤湿疹的情况也消失了,现在胃口也明显变好了!





0 阅读: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