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门诊上来一对双胞胎,哥哥吃的又胖又高,相反弟弟,瘦瘦小小的,看着一点也不像哥弟俩。

查看了弟弟情况,还是脾虚,消化差,营养跟不上,身高才被落下。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脾虚了,气血生化无源,孩子抵抗力变差,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会频繁生病。
会煮小甜汤,健脾消积
脾常不足是小儿的生理特点,在日常中,家长就要为孩子养护脾胃。
《本草纲目》“粟米粥,益气,补脾胃,养肾气。”小米煮粥后,米油能补益脾胃、养肾气。

双米红枣养胃糊
食材:炒小米30克,炒大米30克,红枣3颗。
功效:小米、大米和红枣的搭配,既能健脾和胃,又能补中益气,温和滋养,易于消化吸收。
适合: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容易积食的孩子。
这道食疗方春季养胃很合适,但孩子频繁积食,脾虚已深,要赶紧调理体质,以免影响生长发育。
门诊案例
“最近也不知道咋了,吃饭特别难,需要追着喂,吃完就腹胀,有时候会有低烧的情况,还有便秘的情况。”
看诊的时候,孩子脸色发黄,还一直说热,眼上还挂着不少眼屎。家长还说,平常孩子脾气可大了,不如他意,就开始撒泼打滚,又哭又闹,晚上睡觉也不好,一晚上不停翻身,还一直踢被子。

孩子舌头一伸,舌质红,舌苔薄黄且干燥,舌边有齿痕;脉象细数,右关脉弱,左关脉略弦。经过仔细辨证,孩子是脾胃虚弱、肝火旺。
现在春季阳气生发,春季对应肝,肝火旺盛,影响脾胃正常运化,就会形成食欲不振、便秘、烦躁易怒等情况。
治疗思路
根据孩子的情况,治疗要以健脾消食、清热除烦、滋阴润燥、调和肝脾的思路来。
于是开方:太子参、茯苓、炒白术、山楂、神曲、麦冬、火麻仁、陈皮、芦根、炙甘草等。(辨证论治,一人一方)
搭配:健脾消食膏

上周孩子来复诊,家长说孩子吃饭好多了,大便也顺畅了,肚子不胀了,晚上睡得安稳了,脾气也小了。舌头没那么红了,舌苔变薄白了,脉也平和了。
接下来继续巩固,把脾胃功能彻底调好,让孩子吃饭香、睡觉稳、情绪好,慢慢的个子也追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