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朝鲜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出现微妙变化。据披露,朝鲜分管中国事务的副外长于3月4日访问中国驻朝大使馆,高调强调“朝中传统友谊”,并提出向中国游客开放旅游项目,试图释放对华友好信号。这一动向与朝鲜此前深度介入俄乌冲突形成鲜明对比——韩国情报机构称,朝鲜已向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前线增派1000至3000名士兵,此前已有约1.2万名朝鲜士兵参与俄乌战场,主要承担工兵任务,但遭遇乌军无人机精准打击导致严重伤亡。
朝鲜的“转向”或与其对美俄关系变化的担忧有关。美国近期与俄罗斯密集接触,特朗普政府被曝试图以“取消部分制裁”换取俄乌和解,朝鲜担忧美俄和解后自身将成美国下一个施压目标。此外,西方11国成立“多边制裁监测组”强化对朝围堵,朝鲜外务省强硬警告将“反制”,进一步加剧其孤立处境。
朝鲜的“平衡术”与历史惯性朝鲜长期在大国博弈中寻求生存空间,此次转向中国,既是对美俄关系不确定性的避险,亦试图以对华示好换取经济与安全保障。历史上,朝鲜在冷战期间曾多次在中苏之间摇摆,此次转向符合其一贯策略。然而,中方需警惕朝鲜“机会主义”倾向,避免被其绑定为对抗美西方的筹码。
俄朝军事合作埋下隐患朝鲜通过向俄提供武器弹药(如弹道导弹)及派遣士兵,已深度介入俄乌冲突。若美俄和解后美国加大对朝施压,朝鲜可能进一步向中国寻求支持,甚至要求中方为其军事行动背书。但中方一贯主张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与朝鲜的军事化行动存在立场差异。
地缘政治风险与中方利益朝鲜半岛局势直接影响中国周边安全。若朝鲜因介入俄乌冲突遭美韩反制,可能激化半岛紧张,甚至引发军备竞赛,威胁东北亚稳定。中方需在维护中朝传统友谊的同时,明确反对任何加剧地区对抗的行为。
朝鲜的“回头”既是战略调整,亦是大国博弈下的无奈选择。中方需以“冷静观察、务实应对”为原则,既保持与朝沟通渠道,又坚守不干涉他国内政、推动和平解决争端的立场。
您认为朝鲜此次转向是权宜之计还是长期策略?中方应如何在维护地区稳定与避免卷入冲突之间取得平衡?欢迎留言分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