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重磅消息就是沙伊“情报对账”。
也就是两国情报机关坐在一起,彼此把之前干过的秘密行动,坦诚地予以交代,以便消除过去的敌对关系、增强未来的双方互信。
结果很惊讶,发现有很多原以为是对方干的脏活,幕后黑手竟然另有其人,于是潜藏的真相浮出水面。
然而,这个消息现在遭受了质疑。
有人跳出来说,情报对账完全“反智”,这是自媒体营销号在造谣!一时间,喊打喊杀声不绝于耳。
那么,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呢?
欢迎继续阅读,敬请关注了解更多!
01 情报对账真“反智”?所谓“情报对账”,大家以前闻所未闻。
故此有人断言,这种创新并非由沙特、伊朗发明,背后智慧源自另一个千年古文明的贡献。
这听起来不但带劲儿,而且多少言之有理。
可也有人认为,它不过是反智的谣言。
其主要的理由如下:
不管哪个国家的情报机关,都会拼命保护两样东西----Sources and Methods,亦即情报来源和行动手法。
这两者是每个情报机关的命根子。
所以,假如真有情报对账,那这两者势必都会丧失殆尽。既然要对账,我在你内部安插的间谍,你对我空军基地的袭击手法,不全都暴露了?
对此,不少人都表示了赞同。
有人说:
动个脑子,关系再好的国家都会互派间谍,对一个这种帐,那基本上就是让间谍去死。
也有人说:
都知道(情报对账)是在搞笑,一笑了之。
甚至有人呼吁:
(转载情报对账的)自媒体真该整治下,作为新闻至少不应该滑天下之大稽。
反正,不少读者都相信了“情报对账”是谣言,而且对之前转载该消息的自媒体,表示了愤概和蔑视。
然而,“情报对账”真是谣言么?
02 从逻辑上看,情报对账未必虚假其实,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声,言论是极度自由的。
这就导致了一个后果,读者们必须从纷繁复杂、甚至互相矛盾的信息中,做出必要甄别和筛选,才能把握住事实真相。
因此,有人质疑“情报对账”是谣言,可他自己说的未必就不是谣言。
而他质疑自媒体在造谣,可他本人同样也是自媒体。
从笔者的角度看,沙伊握手言和无疑是中国外交的最大胜利。
现在有人质疑“情报对账”的真假,潜藏的意义恐怕可深可浅。
历史时刻!
事实上,“情报对账”根本不反智。
了解情报专业的人士,恐怕都听说过情报交换。仔细想一想,“情报对账”和情报交换有什么本质区别么?
无非沙特和伊朗,以前的关系比较敌对罢了。
笔者这几天,恰巧翻出本老杂志,恰巧某页又有两个新闻。
一个新闻标题是“苏联同法国及英国交换核情报”,一个新闻标题是“丹麦和波兰签订交换情报协定”。
再看看杂志出版时间,这两个新闻都是敌对国家交换情报!
所以,沙伊“情报对账”有什么稀奇?
别说他们两国已经交好,就算今天仍然敌对,可是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只要于双方有利,又岂会在意对方一两个情报人员?
反正,笔者是不会相信,两个友好国家对完账以后,非要翻旧账,把对方的情报人员干掉,然后破坏掉来之不易的友谊。
更何况,有大国做担保。这么办,不会得罪中间的大国么?
03 眼界决定视野!有意思的是,中东最近的确很有意思。
华尔街日报透露,CIA现任局长伯恩斯秘密前往中东,并访问了沙特。他对沙特明确表示,对于沙伊和解感到“措手不及和失望”。
有分析认为,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将因此而大幅度下降。
而同样“措手不及和失望”的,说不定还有以色列。
从四月六号开始,这个美国在中东的小弟,受到了众多阿拉伯国家的导弹洗地。甚至,连土耳其都掺和了进来。
也有分析认为,随着阿拉伯国家拧成一股绳,它未来的日子会更不好过。
当然了,假如把这些事反过来看的话,沙伊进行“情报对账”,是否就显得很有必要呢?
没错,大家要相逢一笑泯恩仇。
但你没干的坏事,我没下的黑手,咱俩还泯什么恩仇?当然是冤有头债有主,该找谁报仇、找谁报仇去了呀!
从这点上看,抱着Sources and Methods两个英文单词,就质疑沙伊“情报对账”反智的人,眼界未免太狭隘了一点。
从他过往发布的作品看,他对间谍方面的知识,确实挺感兴趣、也写了不少文章,但对国际形势和时政方面,或许了解并不算多。
所以他的质疑未必没有道理,但他所用的理由却有点牵强。
04恰巧发现了权威信源当然了,老大不说老二,有关时政的消息,哪个自媒体敢妄言自己正确?
但是有些话,终究不吐不快。
毕竟同样的话术,在不同的账号下多次见到,有时候就不免惹人怀疑,对方才是拿钱办事的自媒体营销号。
互相抄?还是有营销标准文案?
本着追根溯源的想法,笔者还真花了一点时间,去发掘沙伊“情报对账”的来源。
结果发现,新华每日电讯发布过这个新闻!
欸?
这可是家创办于1993年,选编新媒体精品稿件、刊发原创评论的中央级新锐主流大报,日常内容涵盖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深度报道、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
换句话说,它是新华社的马甲号!
哈哈,巧了。
这下,笔者也不必费心思去辟什么谣了。
唯一值得思考的是,有些自媒体营销号,确实挺猖狂呀!
很显而易见,新闻本身应当是客观的。但报道它的自媒体,却是不可避免有主观倾向的。
假如还是收钱办事儿的,那就更糟糕了,黑的白的恐怕都说不清。
值得警惕。
本来想用地沟油名头踩一脚,结果人家叫紫光阁[笑着哭]。本来要用自媒体名头污蔑一番,结果人家脱了马甲比业界大佬还大佬[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