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斗殴被打20个月后死亡,警方长时间不予尸检,嫌犯是派出所长侄子。

孤海方洲 2025-04-25 15:28:52

2018年10月3日晚,广东陆丰的王嘉禧在姐姐王女士的火锅店外被两名男子胡某秋和林某波殴打,导致其左侧偏瘫,最终于2020年6月去世。据王女士介绍,其中一名打人者是当地时任派出所所长胡某波的堂侄。事发第二天,记录整个过程的监控设备被派出所取走,送回时监控视频却消失了。直到事发第7天,胡某波才主动申请回避。

2020年7月3日,陆丰市城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具的死亡报告写的是“脑瘤”,2024年10月30日却出具《情况说明》称当时看错,应为“脑疝”。2022年,陆丰检察院对本案进行立案追诉,最终两名加害者因构成“寻衅滋事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民事诉讼部分,从2020年起,该案经历一审、发回重审、一审重审、二审、再审,2025年4月25日在陆河县人民法院异地重审。

这起案件涉及多个敏感问题,包括司法程序拖延、可能的权力干预以及家属维权困境,需要从法律和社会角度客观分析:

1. 案件核心时间线

男子被殴打(20个月前)→ 未及时尸检→ 家属家中保存遗体→ 嫌疑人未被刑事拘留→ 嫌疑人堂叔系派出所所长→ 受害者死亡后案件升级。

2. 关键法律问题

尸检延迟:根据《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对死因不明的案件应通知家属并安排尸检。拖延20个月可能涉嫌程序违法,需核查是否存在故意阻挠。

嫌疑人未刑拘:若初步证据证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通常应刑事立案。若因嫌疑人身份特殊而未采取强制措施,可能涉及渎职。

管辖权回避:嫌疑人亲属担任公职的,办案单位应主动回避,由上级机关指定异地管辖,避免利益冲突。

3. 家属自救行为的合法性

家属保存遗体属无奈之举,但可能违反《殡葬管理条例》。司法机关应优先追究办案单位责任,而非简单指责家属。

4. 维权建议

-向同级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

-向纪委监委举报可能的职务犯罪;

-通过国家级信访平台或媒体报道推动上级督办;

-委托律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同步追究民事赔偿。

5. 深层矛盾透视

此类案件易引发公众对"权力庇护"的质疑。公安机关应主动公开案件进展,上级部门需彻查是否存在干预司法情形,以重建公信力。

2 阅读:258
评论列表
  • 2025-04-27 07:51

    这么多条条框框,普通人哪个弄的了

  • 2025-04-25 19:09

    殡葬管理条例并不是法律。

孤海方洲

简介:聚焦社会热点,传递多元声音,引领理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