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台手机,你会选国产屏,还是三星屏?
在过去,这样的选择在智能手机市场中发生过不止一次。2022年前,大家选择了三星屏,这也是当年行业的主流选择。但在2022年末到2024年,这一次大家选择国产屏,三星屏成了真正的少数派。然而在2025年,同样的问题再度摆在我们面前。
丨卷土重来的三星屏2025年,三星将会向国产手机供应多种规格和形态的屏幕,包括但不限于2K LTPO等深四曲屏、2K LTPS直屏、1.5K LTPO等深四曲屏,1.5K LTPO直屏等。
三星S25 Ultra
丰富的屏幕形态和规格,也在侧面说明三星屏愿意向国产厂商开放更高权限的定制,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基本是“我给什么,你就用什么”。三星愿意改变姿态,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市场形势变了。
当下的市场环境是“你不做有的是人做”,三星不愿意为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服务,自然有国产供应商愿意代替三星的位置。
搭载三星E7的vivo X100 Ultra
而对于国产厂商而言,愿意重新定制更多的三星屏,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采购成本下降,要是同等素质下依旧比国产屏昂贵,眼下确实没有继续选择三星屏的理由。这也代表今年三星屏国产新机上市,它的价格并不会因为屏幕而变得离谱。
另外一个原因,无外乎一个字——强。不管怎么讲,三星屏在能展现屏幕素质的多种维度上,都体现很高的素质,比如屏幕的均匀度。所谓的均匀度,是指屏幕各个区域的亮度和色彩,使视觉效果更为一致,这其实也是国产屏相对弱势的维度。
以采用去年首发三星定制S2柔性屏的真我GT7 Pro为例,屏幕均匀性相当不错,尤其是在中高亮度下的白色均匀性给人的观感既舒心又舒服。反馈到消费者身上,看到的就是一块既干净又透亮的屏幕。除了真我GT7 Pro,还有2023年采用三星屏的OPPO Find X6 Pro也是如此。
相较之下,国产屏有时还是会出现类似阴阳屏、脏斑等问题。
阴阳屏在我们去年的视频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对比,在低亮度下,屏幕会出现色彩不均匀,类似半边灰,半边红,或是某个随机区域发红。严重一些的,在中高亮度下,都能看到屏幕上有局部发红,发青。脏斑情况类似,只是面积相对较小,较浅,同样影响屏幕的基本观感。
另外,前几年三星屏为人诟病的低频PWM调光,是完全能解决的,只是前几年的三星没有动力去做。
前文提到的真我GT7 Pro默认硬件级全亮度DC调光,同时也能手动开启高频PWM调光+类DC调光组合。现在护眼已经成为各家的重要屏幕亮点,甚至还有自己的“护眼品牌”,我不认为厂商会为了三星屏砸自己的招牌。
除了屏幕本身的一些维度,还有三星在屏幕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比如国产屏尚未完全突破的Eco² OLED低功耗屏幕技术。
三星屏的强除了在产品上,还有认知上。国产屏固然好,但崛起到快速发展也是这几年的事,而在屏幕领域耕耘已久的三星,很多时候,三星屏依旧是好屏幕的代名词,某种程度上是屏幕素质的保障。
三星S25 Ultra
正如最近很火的那句话,“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将其正向理解,多年的品牌认知也是一座大山。所以,“重新出发”的三星屏,对于国产屏来说未尝不是一次挑战。
丨国产屏的护城河是什么?国产屏能做到一件三星屏做不到的事情——深度定制。最近两年,国产屏厂商与手机厂商联系格外紧密,深入到屏幕技术研发和生产当中,根据国产手机的特殊需要定制屏幕,以及技术探索。
例如一加和京东方推出的东方屏,或是小米与华星光电独家定制的M9基材。最终结果也看到了,无论是小米15系列,还是一加13,都有非常出色的屏幕素质和观感。
另外,手机厂商与国产屏厂的合作,还推动了新形态产品的落地,最典型的莫过于前段时间的华为Mate XT。
华为Mate XT
华为终端BG CTO李小龙曾在采访中谈到,三折叠的生产难度非常大,后来找到了一家愿意共同探索的屏幕厂商,实现三折叠的商用。尽管没有当时的采访没有透露是哪一家,但之后根据曝光的信息来看,是一家中国屏厂。
还有华为Mate 70 RS保时捷设计,这部手机不仅搭载国产双层OLED屏幕,做到如今最强亮度表现之一,还实现非常逆天的1440Hz高频类DC调光,让处于低亮度下的屏幕,实现无明显风险的频闪控制,这是今天智能手机中独一份的存在。
是的,护眼作为国产屏当初逆袭的发力点,这些年也在与时俱进,完全处于领先行业。除了较为主流的类DC+高频PWM调光,也在探索其他频闪方案。例如vivo推动的全亮度高频PWM调光,小米、一加等产品在新机上实现的全亮度DC调光,久看屏幕眼睛不疼,不酸,尽可能减少屏幕对肉眼的刺激。
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成本。得益于国产OLED屏幕技术成熟和规模化生产。今天OLED屏幕成本可以压到非常低,甚至低于LCD屏幕,让千元机可用上兼顾护眼和观感的OLED屏幕。
以vivo Y300为例,换一块全新的OLED屏幕,算上50元人工费,仅需380元。成本降低的同时,也实实在在降低了我们消费者本身的负担。
丨竞争态势再起在三星屏“回归”的相关评论下,大部分网友其实持欢迎态度,总结下来是国产屏进步倒逼三星降价,三星的回归也能进一步刺激国产屏技术突破,最终消费者收益。而且今年搭载三星屏的国产手机不用等太久,很快就能看到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网友提到了很早之前“三星断供”的问题,尽管没有直接证据,但从结果上看,确实对华为等国产厂商当时的产品销售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果将时间往前推还能追溯到HTC与三星的爱恨情仇。这种供应链被人拿捏的感觉,真的不好受。
那么同一部手机,国产屏和三星屏摆在你面前,你会选择谁呢?
只想用LCD屏手机
这几年boe,华星,维信诺都用过了。尤其维信诺屏长时间看眼睛疼,导致视力问题加重!再看三星屏:我想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e7只有vivo用,e8干脆没推出[得瑟]
估计将来的发展方向是Micro led屏,既能显示效果好,又能兼顾护眼
趁国补换了部国产手机,号称国内最好的屏幕,和我四年前买的三星屏手机(也是国产的)放一起,差距肉眼可见。现在国产旗舰手机都用国产屏了,基本没得选。估计国内厂商也没得选,只能用国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