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见局势不妙,又开始耍起“和平谈判”的手段。从1949年新年第一天起,他连连发出求和的声音,说要愿意坐下来好好谈谈。
【张治中来北平谈判始末】
1月14日,毛主席关于和平谈判,列出了八个要求。像是要处罚那些打战犯罪的人、扔掉假的宪法等等。
看到情况越来越糟糕,国民党里面赶紧做了调整,蒋介石说自己不干了,让李宗仁先代替总统的位置。
但李宗仁心怀大志,谈判尚未开始,他就提议双方可以“以江为界,各管一边”,也就是国民党守着南边,共产党管着北边,打算搞出个南北分治的样子来。
毛主席肯定不会点头答应,更不会给李宗仁一点喘口气的机会。
首先,李宗仁这么做就是想拖点时间,好让他们的残兵败将能在长江南岸聚拢起来,妄图来个最后一搏。
第二,今天的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就算用武力解决,也没什么难度,只是早晚的问题。
第三,我们同意谈判,并不是因为我们害怕,而是因为我们真心希望别让老百姓再遭殃,也别再打仗了。
接着,南京那边派了张治中、章士钊、邵力子等几位来北平商量和谈,而张治中就是他们谈判的主要负责人。
蒋介石卸任后,他成了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的头儿。这么多年来,张治中一直被人叫做“和平将军”,因为他特别推崇和平。在给蒋介石打工的那些日子里,他对国民党的那些烂事儿知道得一清二楚。
张治中是个聪明人,他心里清楚,“划江而治”那是没门儿的事儿,李宗仁那点念头纯属异想天开,不切实际,所以他这次到北平来,肯定也是白跑一趟。
在前往北平的路上,李宗仁认真地叮嘱张治中:“不论谈判结果如何,要是你老想着求和,那你可逃脱不了责任。”
这话听起来像是警告,也像是吓唬人。
张治中心里清楚,共产党人是把他当作朋友的,他内心也倾向于和平。但现在要是直接站到共产党那边,他觉得既对不起历史,也无法向人民交代,这让张治中感到很为难。
因此,他觉得还是先去见见蒋介石比较好,虽说蒋介石已经“下台”了,但实际上大权还在他手里,所以他想听听蒋介石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4月1号一早,张治中和蒋介石见过面后,就乘飞机去了北平。
可是到了机场一看,竟然没见到一个高层领导,来接的是北平副市长徐冰和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这接待的“档次”真是低得可以。
张治中先开了口:“恩来先生,你得体谅我的难处。为了和平,我啥都愿意做,哪怕是牺牲也在所不惜,但我得先跟蒋介石交个实底儿。”
你这是在搅黄谈判!
你这么说,反倒是更证明了蒋介石下野只是个幌子,他实际上还是在背后偷偷掌控着一切!
因此,到这一步,事情就卡住了。
张治中瞧了新闻后,这才恍然大悟,这次和谈肯定是没戏了,他自己也得遭殃,说不定没几天活头了。
果然,和平谈判谈崩了,毛主席一声命令,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就开始往南边渡江了。
南京城里乱糟糟的,李宗仁、何应钦他们几个,老早就坐飞机跑了,留下命令让士兵们拼死守住南京,说白了就是让他们去送死。
另一边,在北平,张治中已经收拾停当,打算回南京,同时心里也盘算着“要是蒋介石不肯放过他,该怎么办”。
那时候,邵力子和章士钊都拿定了主意要留下,唯独张治中,死活要回南京去“交差”。这也说明了,作为蒋介石的手下,张治中确实是个忠心的将领。
张治中之所以讲出“不忠不孝”这话,主要是因为他家里人都在南京呢,要是他留在北平,特务把家人给抓了,那可咋整?
3.在重庆谈判那会儿,张治中心里挂念着毛主席的安全,所以就一路陪着乘飞机,把他安全送到了延安。
在中山舰事件发生那会儿,张治中自己提出来,说他想加入共产党。
5.跟张治中一样,原来的北平市长何思源也为了和平四处努力,结果毛人凤派人在他家装了炸弹,不幸炸死了他的女儿。
首先,给南京那边打个电话,告诉他们来接张治中的飞机先别来了,因为北平机场要整修,得等上面的通知。
第二,赶紧告诉南京地下党的朋友们,让他们快点找到张治中的全部家人,并且安全送到北平,动作要快!
张治中惊讶地问道:“恩来先生,就别劝啦,你们的机场建好没啊?”
“谁呀?我是不是认识他?”
你特别熟,等见了你就明白了。
咱们要去的地方不是别的地方,就是北平的南苑机场。
当洪希厚带着孩子们和几位亲戚从飞机上下来,张治中看着,眼里不禁泛起了泪光。
之后,张治中先生就留在了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给了他很多重要的工作,他先后当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立下了大功。
直到1969年4月6号那天,张治中将军在北京离开了人世。
【张治中将军身后事】
张治中是黄埔军校的重要将领之一,也是个名副其实的“和平使者”。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努力争取和平,就是不想让老百姓再遭受战争的苦难。
值得一提的是,张治中将军在感情上是个正直无私的人。张治中的大女儿张素我回忆起,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里,他们一家都过得非常和睦快乐。
张治中将军在国民党军官里很特别,他只有一位夫人。他的夫人洪希厚是个没读过书的农村妇女,但张治中始终对她不离不弃,两人携手共度了60年的岁月。
有人曾建议张治中再找个老婆,但张治中拒绝了,他说:“她是我娃的妈,也是我老乡,我哪能丢下她呢?那样咋对得起我的孩子,咋面对家乡的父老乡亲啊。”
张治中去世后,周总理说要亲自去送他最后一程,因此他出席了遗体告别会。张治中留下了好几个孩子。现在,他的孩子们都很有成就。
张治中将军这辈子一共有6个孩子,2个儿子和4个女儿。大儿子名叫张一真,小儿子叫张一纯。大女儿是张素我,接下来是二女儿张素瑞,三女儿张素初,还有四女儿张素久。除了大女儿之外,其他几个女儿在80年代都搬到了美国,为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推动中外交流,出了不少力。
他的第四个女儿张素久是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后来她退休了就去了美国住。到了2010年,她在美国做了一场演讲,讲的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巨大成功。这场演讲被好多国外的电视台转播了,赢得了国内外不少人的称赞。
2022年北京冬奥会那会儿,张素久跟好几个城市的市长都打了交道,跟他们聊了聊冬奥会的事儿,还听了听国外朋友对董爱会的一些提议,为中美文化的交流使劲儿,贡献可大了。
她们就算现在在美国,但仍记得最初的信念,没让张治中将军失望,给咱们的子孙树立了好榜样。
只要真心实意去做,再坚硬的东西也能被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