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的“万婴之母”,一生不婚无子,曾亲手接生袁隆平

时生的手记 2022-02-21 21:25:16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但是今天的主人公,她一生未婚、无夫无子,却是“万婴之母”,她的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医学医疗。

一个网络提问,如果把一名女性印在人民币上,大家觉得这个人应该是谁?一时间网友们各抒己见,但是票数最高的竟然是林巧稚。

中国的“南丁格尔”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出生于福建信奉基督教的林家,在家中排行老三,父亲非常喜欢这个灵动秀丽的小女儿,故取名“林巧稚”。

父亲从小就将她送入英国传教士兴办的幼儿园上学,她从小就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读厦门女子学校的时候,她遇到了博学多识、谦卑柔和、影响了她一生的老师卡琳小姐。

卡琳小姐对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对于不同家庭的孩子也是一碗水端平,林巧稚受到卡琳小姐的博爱精神的感染。她立志也要成为卡琳小姐一样的人,之后她也成为了一名基督徒,并一生将“爱人如己”的基督信条作为自己践行的准则。

高中毕业,学校邀请品学兼优的她留校任教,她毅然婉拒了,因为她通过几年的学识累积和崇高的思想,已经决定报考北京协和医院,她认为她应该去帮助世人解除肉体上的痛苦,宽慰他们的灵魂,所以她决心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但是当她将报考医生的重要决定告诉家里的时候,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家里人认为她已经20岁了,同龄人很多都出嫁甚至生娃了。父母担心她因为学业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所以百般相劝,但是没想到这个被宠坏的倔丫头斩钉截铁地告诉父母:“那我就一辈子都不嫁了!”只身奔赴考场。

见拗不过,家里人也就随她了,但没想到的是,父母以为的一句气话,却成了现实。1921年,她被北京协和医院录取后,苦学了八年之后,获得了医学院的最高奖项“文海奖”和纽约州立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林巧稚继续留在了协和医院,开始实习,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凭借精湛的医术由助理一路升至总住院医生。1932年以后,被多次派往国外进修,学成归来后的她成为了北京协和医院的首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

她的工作占据了多半的时间,根本无瑕顾及自己的儿女私情,把毕生的心血全部倾注在中国的医学事业上,她被称为中国的“南丁格尔”。

历经万难、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协和医院是外国人创办的医院,在这里有一条很严苛的规定,女医生如果结婚,医院就会解聘。协和医院的管理人认为,婚姻和家庭会影响女性的很多注意力,这样会导致不能全神贯注地工作。这里我们也就理解了林巧稚为何终身不嫁,很多患者都称她为“活菩萨”。

1941年,由于日军侵华,协和医院被迫关门,有的医生便选择回老家,而林巧稚却留了下来,继续为患者看病治病。她和卡琳小姐一样,无论是富家千金还是贫民姑娘,她都一视同仁,为她们察看病情、开方配药。

有的穷人实在拿不出钱,林巧稚就自掏腰包让她们去抓药。碰到病情严重的,她就自己亲自前往患者家里去诊治,医者仁心,让人无不叹服。

她救助的患者真的是太多,亲手接生的婴儿就有五万多名,就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都是在她的接生下诞生。她每接生一个孩子,就会在出生卡片上签名“林巧稚的孩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数次改造的林巧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建国之后,协和医院被波及,众多医生被批斗,自然林巧稚也是被批斗的对象,她的职务被革除,然后做着一些给患者打针、送药、清洗便盆的工作,可是即便如此,林巧稚依然是很乐观的态度。

后来,在周恩来的关照下,林巧稚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岗位上,并为农村培养了大量的基层医护人员,极大地缓冲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1983年,82岁的林巧稚病逝,她的遗产全部捐献给了北京的幼儿园和托儿所。

最后,人们遵照她的遗愿将她安葬在鼓浪屿,并为她修建了毓园来纪念医德高尚的她。

0 阅读:2